Vitamin

来自女性百科
(重定向自維生素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维生素(Vitamin)这个词是波兰化学家卡西米尔·冯克最先提出的,是由拉丁文的生命(Vita)和氨(-amin )缩写而得,因为他当时认为维生素中都属于胺类(后来证明并非如此,但是名称仍然被保留了下来)。在中文中,曾经被翻译为威达敏(陈宰均译)、维生素(高似兰译)、生活素及维他命(直接音译)。维生素有“维持生命的营养素”的意思;而维他命被有人解释为“唯有它才可以保命”,当然实际上即使缺乏维生素生物体也不会死亡。


发现历史

由于维生素对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人类很早就意识到它的存在。早在古埃及时,人们就发现进食某些食品可以避免患夜盲症,但是那是人们还不知道它的具体机理,中国古代中医也已经注意到一些富含维生素的中药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1747年英国海军军医詹姆斯·林德总结以前的经验,提出了用柠檬预防坏血病的方法,但是他还不知到究竟是什么物质对坏血病有抵抗作用。

1912年,波兰化学家卡西米尔·冯克从米糠中提取出一种能够治疗脚气病的白色物质(硫胺),他称之为Vitamin,这是第一次对维生素命名。

随着分析科学和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维生素被发现,人们开始用字母来区别不同的维生素,出现了维生素A、维生素B1等名称(在汉语里,曾经使用维生素甲、维生素乙这样的说法,但现在已经基本不再被使用)。


人类所需重要维生素

特点

维生素的定义中要求维生素满足四个特点才可以称之为必需维生素:

外源性:人体自身不可合成(维生素D人体可以少量合成,但是由于较重要,仍被作为必需维生素),需要通过食物补充; 微量性:人体所需量很少,但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调节性:维生素必需能够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或能量转变; 特异性:缺乏了某种维生素后,人将呈现特有的病态。

根据这四个特点,人体一共需要13种维生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13种必要维生素。

除此之外,胆碱和肌醇也往往归于必需维生素类,它们两是维生素B族的成员。


分类列表

维生素分为两种,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 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吸收后体内贮存很少,过量的多从尿中排出;
  • 脂溶性维生素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而不易溶于水,可随脂肪为人体吸收并在体内储积,排泄率不高。
分类 名称 发现及别称 来源
脂溶性 视黄醇类(维生素A) 由Elmer McCollum和M. Davis在1912年1914年之间发现。并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列视黄醇的衍生物(视黄醇亦被译作维生素A醇松香油),别称抗干眼病维生素 鱼肝油、绿色蔬菜
水溶性 硫胺(维生素B1) 卡西米尔·冯克1912年发现(一说1911年)。在生物体内通常以硫胺焦磷酸盐(TPP)的形式存在。 酵母谷物肝脏大豆、肉类
水溶性 核黄素(维生素B2) 由D. T. Smith和E. G. Hendrick在1926年发现。也被称为维生素G 酵母肝脏蔬菜、蛋类
水溶性 烟酸(维生素B3) 由Conrad Elvehjem在1937年发现。也被称为维生素P维生素PP烟碱酸尼古丁酸 酵母谷物肝脏米糠
水溶性 泛酸(维生素B5) 由Roger Williams在1933年发现。亦称为遍多酸 酵母谷物肝脏蔬菜
水溶性 吡哆醇类(维生素B6) 由Paul Gyorgy在1934年发现。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 酵母谷物肝脏、蛋类、乳制品
水溶性 生物素(维生素B7) 也被称为维生素H辅酶R 酵母肝脏谷物
水溶性 叶酸(维生素B9) 也被称为蝶酰谷氨酸蝶酸单麸胺酸维生素M叶精 蔬菜叶、肝脏
水溶性 钴胺素(维生素B12) 由Karl Folkers和Alexander Todd在1948年发现。也被称为氰钴胺辅酶B12 肝脏、鱼肉、肉类、蛋类
水溶性 胆碱 由Maurice Gobley在1850年发现。维生素B族之一 肝脏、蛋黄、乳制品、大豆
水溶性 肌醇 环己六醇维生素B-h 心脏肉类
水溶性 抗坏血酸(维生素C) 詹姆斯·林德1747年发现。亦称为抗环血酸 新鲜蔬菜、水果
脂溶性 钙化醇(维生素D) 由Edward Mellanby在1922年发现。亦称为骨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维生素D3胆钙化醇。这是唯一一种人体可以少量合成的维生素 鱼肝油蛋黄、乳制品、酵母
脂溶性 生育酚(维生素E) 由Herbert Evans及Katherine Bishop在1922年发现。主要有α、β、γ、δ四种 鸡蛋、肝脏、鱼类、植物油
脂溶性 萘醌类(维生素K) 由Henrik Dam在1929年发现。是一系列萘醌的衍生物的统称,主要有天然的来自植物的维生素K1、来自动物的维生素K2以及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维生素K4。又被称为凝血维生素 菠菜苜蓿白菜、肝脏


维生素缺乏或过量

人体会储藏脂溶性维生素,所以摄入过量会积存在身体特别是肝脏中,有中毒危险。水溶性维生素会通过肾脏排泄,相对安全,但是也不可摄入过量,因为有可能超量的维生素会在体内发生其他生物化学反应。

通常从食物中正常摄取维生素不会存在过量的问题,但是食用过多维生素药品就有可能发生危险。

一般人体所需维生素量较少,只要注意平衡膳食一般不会导致维生素缺乏。缺乏维生素不会致死,但是由于新陈代谢紊乱会导致很多病征:

  • 维生素A ——夜盲症、干眼症、视神经萎缩等;
  • 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魏尼凯氏失语症等;
  • 维生素B2 ——脂溢性皮炎、口腔炎等;
  • 维生素B3 ——失眠、口腔溃疡、癞皮病等;
  • 维生素B6 ——肌肉痉挛、过敏性湿疹等;
  • 维生素B9 ——恶性贫血;
  • 维生素B12——恶性贫血;
  • 维生素C ——坏血病;
  • 维生素D ——软骨病(佝偻病);
  • 维生素E ——不育症、习惯性流产等;
  • 维生素K ——凝血酶缺乏,不易止血

一旦患有维生素缺乏病征,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药品或服用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伪”维生素

在维生素的发现过程中,有些化合物被误认为是维生素,但是并不满足维生素的定义,还有些化合物因为商业利益而被故意错误地命名为维生素:

  • 维生素B族中有一些化合物曾经被认为是维生素,如维生素B4(腺嘌呤)等。
  • 维生素F——最初是用于表示人体必需而又不能自身合成的脂肪酸,因为脂肪酸的英文名称(Fatty Acid)以F开头。但是因为它其实是构成脂肪的主要成分,而脂肪在生物体内也是一种能量来源,并组成细胞,所以维生素F不是维生素。
  • 维生素K——氯胺酮作为镇静剂在某些娱乐性药物(毒品)的成分中被标为维生素K,但是它并不是真正的维生素K,它被俗称为“K它命”。
  • 维生素Q——有些专家认为泛醌(辅酶Q10)应该被看作一种维生素,其实它可以通过人体自身少量合成。
  • 维生素S——有些人建议将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命名为维生素S(S是水杨酸Salicylic Acid的首字母)。
  • 维生素T——在一些自然医学的资料中被用来指代从芝麻中提取的物质,它没有单一而固定的成分,因此不可能成为维生素。而且它的功能和效果也没有明确的判断。在某些场合,维生素T作为睾丸酮(Testosterone)的俚语称呼。
  • 维生素U——某些制药企业使用维生素U来指代氯化甲硫氨基酸(Methylmethionine Sulfonium Chloride),这是一种抗溃疡剂,主要用于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它并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 维生素V——这是对治疗ED的药物西地那非(Sildenafil Citrate,商品名:万艾可/威而钢/Viagra)的口语称呼。

在实际生活中,维生素经常被泛指为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或其他营养物质的药物或其他产品,如很多生产多维元素片的厂商都将自己的产品直接标为维生素。


动物所需的维生素

除了人类外,其他生物也需要微量的有机化合物来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这些化合物对它们来说也是维生素,由于植物可以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物,所以一般仅讨论动物所需的维生素。

哺乳动物所需的维生素种类与人类比较相近。一个特例是抗坏血酸,大多数哺乳动物都可以自身合成它,所以对它们来说,抗坏血酸就不是一种维生素。动物的亲缘关系越远,它们所需的维生素种类差别就越大。某些细菌需要腺嘌呤。2003年,有日本研究人员报导老鼠需要吡咯喹啉醌(PQQ),他们也宣称PQQ是最新发现的人类必需维生素,2005年,有文献对这一看法提出了异议。


维他命E

维他命B

维他命A

叶酸

维他命B1

维他命B6

维他命P

烟酸

B族维他命

维他命B2

维他命D

维他命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