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查看“孤独的性 第二章 手淫文化的传播(16)”的源代码
←
孤独的性 第二章 手淫文化的传播(16)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你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作者:[美]托马斯·拉科尔 [[category:兩性文庫]] 卢梭在《爱弥儿》中对世人发出的警告越来越令人担忧,每一次警告都使手淫这种恶习为更多人所知,令更多人恐惧。19世纪初法国的一部医学百科丛书写道, “从这种行为诞生之日起”,它的破坏性就极大,而且发展速度极快。出版这部医学百科的是法国最有影响力的一家出版社,他们还曾经出版了著名的狄德罗《百科全书》。“如果出于某种偶然”,或是因为“外在的接触令孩子们(通常指男孩,但并非总是这样)发现生殖器官那里隐藏着令人兴奋的力量”,那里“汇聚着生命的所有能量”,那么一切就无可挽回了。“他将会被愉悦的假象所欺骗,沉溺于某种恶习之中,这一恶习将迅速把他引向一条不归路,或是带给他比死亡更痛苦的折磨。”“最终一切将无可挽回”,医学百科中这样描述道,同样的话也曾出现在《爱弥儿》中。“外在的接触”在这里指的是长久以来误导人们的一种传统做法,一直以来,护士们通常采取拨弄婴儿小鸡鸡的做法让婴儿安静下来。 在对手淫文化的发掘中,我想,好像从未有人对这一做法表示过担忧。早在 17世纪初期,路易十三的医生就曾经毫不在意地向世人介绍,路易十三小的时候总是哭闹,每当这时,奶妈就会拨弄他的小阴茎使他安静下来。对于这种公然的手淫行为,这位医生并没有进行任何谴责,尽管他对于当时宫廷里的淫乱之风颇为痛恨。在比这更早的16世纪, 意大利著名解剖学家法罗皮欧(Fallopius)曾经鼓励当时的父母们要不断地摩擦小孩的阴茎,令其一次又一次地勃起。据说,这样做可以使阴茎变大,令他未来的妻子易于受孕。[62]然而,现在一切都改变了。 在18世纪的后30年里,由于提索和卢梭的影响,《手淫》所揭露的这种“道德受伤所带来的痛苦和困扰”得到广泛认同。手淫此时所附带的道德影响力范围之大,在一个世纪之前几乎无法想像。手淫文化也在18世纪末期和19世纪的文化讨论中不断向前发展。对什么是道德自治主体有着最深刻研究的著名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出于复杂的原因,也曾就此话题展开评论。对于康德在这个问题上采取的立场,在我们探讨他的观点之前,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康德常用的几个术语。在康德的词汇中,“道德自我意识”、“自尊”和“道德自我认知”同属一类,“自我放纵”与它们不同,和“自我糟蹋”同属一类,其含义为“暴饮暴食而导致的自我麻木行为”。手淫是一种对自我的放纵,而康德一直试图创立的正是自我的道德基础。手淫的罪恶并不在于它是世俗性欲贪念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在于它对新秩序形成了巨大的威胁,这种新秩序正是以道德作为立足点的。 基督教道德理论关注的焦点——婚姻内的性——在康德看来,并不存在很大问题。这一观点似乎有些令人惊异。康德的观点认为,性爱是一种空洞的“爱”,更确切地说,只是“对某一物体最强烈的感官享受”。所谓的性爱与道德之爱或仁爱没有任何共同之处,相反,它只是“欲望的最高层次——激情”的一种体现。而且最重要的是,性享乐是一种无耻的、“利用他人使自己得到享受”的行为。这种对他人的利用是自我满足的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目的。这一观点也可以用现代的理性伦理观来解释。从根本上说,理性的男女双方——他们是平等的契约行为者——对利用彼此的做法以谋求回报的做法可以互相认同。他们可以订立婚姻契约,通过这一契约,他们不仅“互相赋予对方一定的义务”,并且可以将性享乐“与道德之爱在现实理智的有限条件下结合起来”。 换言之,激情是由公民社会所掌控的。人在社会中承担的各种义务和责任会阻止为享乐目的而利用他人——或自己——的自私行为。对于早期性讨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性欲”、“淫秽”或“贞操”等话题,康德并未发表任何议论。不以繁衍后代为目的的性交行为——出于生殖目的之外的性享乐——虽然是个棘手的问题,但并非难以处理,因为它只是在表面上看来违反了自然规律。但手淫——道德神学一直对此保持沉默——却全然不同。康德认为,手淫是道德的错乱,严重地“背离自然规律”,而且,是对道德主体的彻底毁灭。用手淫来亵渎自己的行为是一种纯粹的兽性。
返回至
孤独的性 第二章 手淫文化的传播(16)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台灣正體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