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原累積病
性愛專題
<DPL> category=性愛私語 ordermethod = categoryadd order= descending columns=1 count=16 titlemaxlength = 12 allowcachedresults=true </DPL> |
糖原累積病是一類由於先天性酶缺陷所造成的糖原代謝障礙疾病,多數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發病因種族而異。根據歐洲資料,其發病率為1/(2萬~2.5萬)。糖原合成和分解代謝中所必需的各種酶至少有8種,由於這些酶缺陷所造成的臨床疾病有12型,其中Ⅰ、Ⅲ、Ⅳ,Ⅵ、Ⅸ型以肝臟病變為主;Ⅱ、Ⅴ,Ⅶ型以肌肉組織受損為主。這類疾病有一個共同的生化特徵,即是糖原貯存異常,絕大多數是糖原在肝臟、肌肉、腎臟等組織中貯積量增加,僅少數病種的糖原貯積量正常,而糖原的分子結構異常。
糖原累積病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糖原是由葡萄糖單位構成的高分子多糖,主要貯存在肝和肌肉中作為備用能量,正常肝和肌肉分別含有約4%和2%糖原,攝人體內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激酶,葡糖磷酸變位酶和尿苷二磷酸葡糖焦磷酸化酶的催化下形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然後由糖原合成酶將UDPG提供的葡萄糖分子以α-1,4-糖苷鍵連接成一個長鏈;每隔3~5個葡萄糖殘基由分支酶將1,4位連接的葡萄糖轉移成1,6位連接,形成分支,如是擴展,最終構成樹狀結構的大分子,糖原的分子量高達數百萬以上,其最外層的葡萄糖直鏈較長,大多為10~15個葡萄糖單位,糖原的分解主要由磷酸化酶催化,從糖原分子中釋放1-磷酸葡萄糖,但磷酸化酶的作用僅限於1,4糖苷鍵,並且當分枝點前僅存4個葡萄糖殘基時就必須由脫枝酶(澱粉1,6-葡糖苷酶,amyol-1,6-glucosidase)將其中的三個殘基轉移至其他直鏈以保證磷酸化酶的作用繼續進行,與此同時,脫枝酶可以解除α-l,6-糖苷鍵連接的一個葡萄糖分子,這樣反覆進行便保證了機體對葡萄糖的需求,存在於溶酶體中的α-1,4葡糖苷酶(酸性麥芽糖酶)也能水解不同長度的葡萄糖直鏈,使之成為麥芽糖等低聚糖分子,GSD是由於患者缺乏上述糖原合成和分解過程中任一酶的缺陷使糖原合成或分解發生障礙,導致糖原沉積於組織中而致病,由於酶缺陷的種類不同,造成多種類型的糖原代謝病,常見類型見表,其中Ⅰ,Ⅲ,Ⅵ,Ⅸ型以肝臟病變為主,Ⅱ,Ⅴ,Ⅶ型以肌肉組織受損為主,
糖原累積病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本病系遺傳性疾病,患兒出生時就有肝臟腫大,隨着年齡的增長,出現明顯低血糖症狀,如軟弱無力,出汗,嘔吐,驚厥和昏迷,並可以出現酮症酸中毒,患兒生長發育遲緩,智力無障礙,體型矮小,肥胖,皮膚顏色淡黃,腹部膨隆,肝臟顯著增大,質地堅硬,肌肉發育差,無力,尤其以下肢最為顯著,多數患此病症者不能存活至成年,往往死於酸中毒昏迷,輕症病例在成年後可以獲得好轉,目前本病可區分為十多個亞型,其中以Ⅰ型最為常見,
糖原累積病應該做哪些檢查?
實驗診斷
1,生化檢查Ⅰ型患者空腹血糖降低至2.24~2.36mmol/L,乳酸及血糖原含量增高,血脂酸,尿酸值升高,
2,白細胞酶的測定:對Ⅲ,Ⅳ,Ⅵ,Ⅸ型病人可能有幫助,
3,糖代謝功能試驗
(1)腎上腺素耐量試驗注射腎上腺素60分鐘後,0,Ⅰ,Ⅲ,Ⅻ型患者血糖均不升高,
(2)胰高血糖素試驗0,Ⅰ,Ⅲ,Ⅳ型患者示血糖反應低平,餐後1~2小時重複此試驗,O,Ⅲ型血糖可轉為正常,
(3)果糖或半乳糖變為葡萄糖試驗Ⅰ型患者在負荷果糖或半乳糖時不能使葡萄糖升高,但乳酸明顯上升,
(4)糖耐量試驗呈現典型糖尿病特徵,
4,肌肉組織或肝組織活檢活檢組織作糖原定量和酶活性測定,可作為確診的依據,但損傷性大,
5,分子生物學檢測目前研究較多的為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基因,G-6-Pase缺乏可引起Ⅰ型GSD,G-6-Pase基因位於第17號染色體,全長12.5Kb,包含5個外顯子,目前已檢測出多種G-6-Pase基因突變,其中最多見於R83C和Q347X,約佔Ⅰ型GSD的60%,但有地區差異,中國人群以nt327G→A(R83H)檢出頻率最高,其次為nt326G→A(R83C),因此G-6-Pase基因第83密碼子上的CpG似乎是突變的熱點,應用PCR結合DNA序列分析或ASO雜交方法能正確地鑑定88%Ⅰ型糖原累積症患者攜帶的突變等位基因,基因檢測可避免侵害性的組織活檢,亦可用於攜帶者的檢出和產前診斷,
糖原累積病應該如何治療?
治療用高蛋白,高葡萄糖飲食,多次餵養,以維持血糖正常水平,尤應於午夜加餐1次,以避免次晨低血糖,其他治療包括防止感染,糾正酸中毒(可用NaHCO3,禁用乳酸鈉),糾正低血糖後如果血脂仍繼續升高,可用安妥明50mg/(kg·d),高尿酸血症如採用飲食療法不能控制時,可用別嘌呤醇5~10mg/(kg·d),激素治療有益於維持正常血糖水平,提高食慾,胰高血糖素,各種類固醇激素,甲狀腺素對改善症狀皆可有暫時的療效,外科方法如作門-腔靜脈吻合術,使腸吸收的葡萄糖越過肝,直接進入血循環,可能術後肝縮小,生長加速,但長期效果並不肯定,亦有報告作肝移植者,效果不明且不易推廣,其他有採用酶替代治療等,但效果並不佳,
糖原累積症Ⅳ型:糖原無特效療法,高蛋白低糖飲食,加食玉米油未能阻止肝硬化進程,用純化的葡萄糖素未能取得肯定效果,麴黴菌屬提取物可使肝糖原急劇減少,因而是一個有研究前途的治療方法,此外,可施行肝移植,
總之,對本症主要是飲食治療和對症處理,使患兒能渡過嬰幼兒期,因4歲後機體逐步適應其他代謝途徑,臨床症狀可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