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

来自女性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性爱专题

  • 精华

性交 体位 口交 肛交 做爱 射精 爱抚 自慰 生理

  • 专题壹
  • 专题贰

<DPL> category=性爱私语 ordermethod = categoryadd order= descending columns=1 count=16 titlemaxlength = 12 allowcachedresults=true </DPL>

巨细胞包涵体感染是由感染人类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引起的一种先天性或后天性全身感染综合征感染,因被感染细胞变大,核内和胞浆内出现包涵体,故本病又称巨细胞包涵体病(cytomegalicinclusiondisease)。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唾液腺病毒症,是无症状限局性感染,多数成为唾液腺的不显性感染或慢性感染而长期存留。另一种是全身性疾病,比较少见,主要侵犯小婴儿,其特点是在很多器官组织内发现含核内和胞浆内包涵体的巨大细胞,并伴有全身症状,是宫内病毒感染导致胎儿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

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CMV是双链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群,其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对宿主或组织培养细胞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人类CMV仅能在人胚纤维母细胞中分离,培养;受染细胞变圆,逐渐增大,出现胞浆内嗜酸性包涵体和嗜酸性或双嗜性核内包涵体为其主要特征,核内包涵体(8~10μm直径)占核中央区的大部分,用苏木精染色呈紫红色,其周围有一个境界分明的亮圈与核膜分离,类似猫头鹰眼,胞浆内包涵体(直径约4μm)一般聚集在胞浆的一侧(图18-14),CMV在热,酸性环境和脂肪溶剂中不稳定,在56℃30分钟或紫外线照射5分钟后可被灭活,能耐受寒冷,保存在-60~-80℃的冰箱中能保留其感染性,人CMV只有1个血清型,但至少有3个血清"亚型"株,它们之间关系很密切,几乎不能用中和试验来区别,AD169株有广泛的抗原性,故常作为代表株用于血清学试验,


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等,全身性巨细胞包涵体病主要发生于新生儿和幼婴期,如此时见到黄疸,肝脾肿大,皮肤瘀点,小头畸形,颅内钙化等,应注意与弓形体病,败血症,先天性胆道梗阻,乳儿肝炎,全身性单纯疱疹,先天性白血病,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等鉴别,智力低下,运动障碍,脑性瘫痪等症状一般在较大婴儿才能被发现,

儿童期出现下列情况时,要考虑获得性巨细胞包涵体病的可能性:①不能以其他病因解释的慢性肝病或迁延性间质性肺炎;②临床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抗EB病毒衣壳抗原的嗜异凝集试验阴性,往往发生于手术(尤其开心手术)后接受大量新鲜血者;③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患儿(如白血病,恶性肿瘤),接受器官移植的受者,如发生较严重的肺炎,往往是CMV感染所致,

遇到上述情况时,要进行病毒学和血清学检测才能明确诊断,

大多CMV感染是不显性的,感染后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症状者分为两个类型:

1,先天性感染约10%患儿在出生后有明显症状,表现为肝脾肿大,持续性黄疸,皮肤瘀点,小头畸形,脉络膜视网膜炎,智力低下和运动障碍等,上述任何一项表现都可单独存在,并可伴有生长缓慢,烦躁,有时发热,体温自微热至40℃,但因出生时仅有一小部分患儿有临床症状,故多数不能确定诊断,如生后数月至数年才出现症状者,也可表现为听力丧失,轻度神经系统症状及发育障碍,以致影响学习,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患儿,可出现各种先天畸形,可有痉挛状态,两侧瘫痪,癫痫样抽搐,视神经萎缩,耳聋(约10%患儿发生耳聋),并可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增加,有的无症状先天性CMV感染的患儿,虽体格发育正常,仍可有先天畸形及听力损害,但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低于有症状的患儿,

2,获得性感染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临床表现一般较轻,虽然多数婴儿为亚临床感染,但其症状的发生率仍较成人为高,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皮疹,支气管炎或肺炎等,也可出现肝炎,与先天性感染患儿不同者为神经系统极少被侵犯,儿童期感染常通过呼吸道获得,常为不显性,但成为长期带毒者,偶可出现迁延性肝炎或间质性肺炎,多次接受新鲜血液输血的患儿,也可发生此病,其表现可酷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EB病毒衣壳抗原的嗜异凝集反应和IgM抗体始终阴性,也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或感染性末梢神经炎,不显性CMV感染的激活常发生于各种因素使机体免疫力降低的情况下,可使潜在的病毒感染被激活而发病,这些因素包括妊娠,器官移植,应用免疫抑制剂或抗代谢药物,外科手术,巨血病,肿瘤等,可出现肺炎,肝炎,视网膜炎,间质性肺炎是骨髓移植受者CMV感染最严重的后果,其发生率达40%,病死率达90%,AIDS患儿具有较高的CMV感染率,其特点是迁延的病毒血症,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常为最常见的死因,


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1,血象及肝功能可有贫血及血小板减少,临床上酷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外周血涂片上可见较多的异常淋巴细胞,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增高,并伴有血清转氨酶上升,用病毒学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2,病原学

(1)检测CMV:用尿,支气管肺泡洗液,唾液,肝活体组织或咽分泌物接种到人胚肺纤维母细胞,能培养出CMV,通常在1周内出现肿胀的圆细胞病灶,但需4~6周才能波及整个单层细胞,由于病毒分离需要的条件高,且CMV生长缓慢,故不宜推广,将新鲜的晨尿沉渣涂片染色,寻找有包涵体的巨细胞,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方法,但这种细胞的检出率较低,需多次细心检查,以浓缩尿在电镜下检查可见到CMV,也可用原位杂交法,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ELISA夹心法及流式细胞计数器检测临床标本中的CMV抗原,

(2)检测CMV-DNA:可用DNA-DNA杂交法检查孕妇尿中CMV-DNA;用聚合酶链反应测患儿尿中的CMV-DNA;用异羟基洋地黄毒甙标记的探针检测CMVDNA,

3,血清学

二,血清抗体检测:最常用的有补体结合试验(CF),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免疫酶试验(EIA),间接血凝试验(IHA)和放射免疫试验(RIA)等检测CMV-IgG和IgM抗体,常用补体结合试验测定IgG抗体,恢复期血清中此抗体的效价较急性升高≥4倍才有诊断意义,故不能用于早期诊断,近年来用荧光抗体间接染色法,间接ELISA,放射免疫自显影,捕获ELISA,间接酶标阻化法等,检测患儿血清中的CMV-IgM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


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应该如何治疗?

有报道称主要是利胆,维生素,能量合剂综合治疗,保护肝细胞,促进黄疸的消退,

在组织培养中,CMV可被下列药物所抑制:5-碘-2′去氧尿核苷(IUDR),利福平,胞嘧啶,阿糖胞苷,阿糖腺苷,放线菌素等,但用于治疗临床患者无明显效果,目前较有前途和有效的抗CMV药物,是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它是无环鸟苷的衍生物,其疗效比无环鸟苷强50~100倍,用量为5~15mg/(kg·d),分2~3′次静脉给药,一般在用药第3~5日即可见到明显作用,疗程一般为10~14日,因本药对CMV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停药后复发率高,近年来强调维持用药数月至数年,本药的抗CMV机制主要与抑制CMV-DNA有关,主要用以治疗CMV视网膜炎,间质性肺炎和胃肠炎,其毒副作用是使粒细胞减少,短时间肌酸酐上升和肝功能异常,

要注意作好对症治疗和护理工作,隔离病儿,对其排泄物要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