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疗的迷思

来自女性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DynamicPageList> category=cancer ordermethod=category,lastedit order=descending count=26 columns=1 titlemaxlength = 12 </DynamicPageList>

癌症已连续20年是国人十大死因之首,癌症真的比高血压、糖尿病可怕吗?

和信治癌中心医院院长黄达夫说,回台湾从事癌症治疗多年来有很深的感触,一般人对癌症了解不够,很多人谈癌色变,以为癌是绝症,比心脏病、肺炎更严重。

事实上,他说,大部分的癌症是可以治愈,如果在罹癌初期及早正确诊断,及早治疗,治愈率可达90%以上,而肺炎约有15%的死亡率。

像乳癌零期的治愈率是95%,睾丸癌、霍金氏淋巴癌等的平均五年存活率也高达90%,而国人常罹患的鼻咽癌,即使是第三、四期的病人也有60~70%的治愈率。

在对抗癌症的路上,现在不只是治愈率的提高,应更积极的朝降低癌症发生率来努力。

黄达夫特别强调,对癌症的认识,有需要从民众教育做起。在美国,从小学就开始教育小朋友如何在生活中防癌。所以,美国这10年来不但癌症死亡率降低,连发生率也下降,台北马偕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谢瑞坤说。以下是一般人对癌症常有的错误观念:


呒惊、乐观就能抗癌?

其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显示,积极乐观的态度可以直接提高癌症的治愈率。

不过,积极乐观可以提高癌症病人的生活品质,当病人愈有活力,愈能和周遭亲朋好友有良好的社交互动,因为没有人喜欢和唉声叹气的人在一起。而良好的人际互动会给病人幸福的感觉以及对抗癌症的动力。 “但乐观不是无知的乐观,而是对自己病情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后,有把握的乐观,因为无知会犯错”,做过骨髓移植,曾在台北荣总住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骨髓白血病人李先生说。

他是血癌病人,免疫力很差,小小感冒就可能夺去生命,所以他学会要积极预防感冒。李先生感慨地说,“亲眼目睹很多病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感染。”

病人须对自己负责,了解自己接受什么样的治疗、病情和生活起居注意事项,不能把责任一股脑交付给医生、亲人,因为没有人能24小时跟着你。


接受化疗,生不如死?

很多人一听到要做化疗,马上就想到可能会吐个半死、治疗过程会很痛苦、要做个抗癌斗士才能战胜癌症……等等。

但事实上,台北荣总血液肿瘤科主任陈博明说,现在接受化疗,不再需要那么悲壮,拿出赴死的勇气。因为医界对癌症治疗的观念转变很大,以前是“因为要把你治好,再苦你都要忍”。而现在优先考虑的是,病人能不能忍受。也就是说,要在病人最小痛苦下,把病人治好,不是“药有效”就好。

再加上现在有很多药可以把抗癌药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像注射止吐针可以压制呕吐,而没有味觉、食欲不振的问题,也有流质营养食品可以吃等等。

呷好逗相报?

从被检查出来是癌症开始,身边都会一直有人告诉癌症病人,“我认识的某某,也是和你一样得了癌症,人家吃了神医的妙方,免开刀不打针,不用化疗也会好…… ”台湾目前每年约有4万多名的癌症病人,但台湾癌症治愈率远比美国还低,就拿可以治愈的第一期乳癌来讲,美国的治愈率可以有60%,但台湾只有15~20%。

其实台湾的主流医学治癌的方法和美国没有太大差异,但结果却有很大差异,关键在病人身上。

因为台湾42%癌症病人即使早已发现身体有异状,在疾病初期最先寻求却是偏方,而非正规医疗,错误期待“今天吃了药,明天就能把癌症治好”,延误早期治疗的黄金时机。

对偏方满怀希望的病人,最后不只是病情恶化,也要调适落空的心绪,常在没有好好准备下面对生死。

任何癌症新疗法或新药的开发,平均要花上5~10年以上的时间,长期用科学方法来证实它们的临床效果,才能正式核准使用。

但许多未经科学证实疗效及毒性的偏方贸然使用在癌症病人身上时,不但冤枉花大钱,而且在偏方毒性和副作用都不清楚的状况下,反而要承担不良的后果。 今天的医学技术可以在早期侦测出所有癌症? 有些癌症,像子宫颈癌、乳癌和直肠结肠癌,做定期筛检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但是不是所有癌症都可以早期发现?目前的医学技术还不能打包票。

现在能侦测出来的癌症,起码都有一定程度大小。以乳癌为例,当发现有乳房肿块时,癌细胞可能在体内4~6年之久。

接受癌症治疗就等于要离开家庭、放弃工作? 大部分癌症病人可以在门诊接受治疗,所以当天就能来回,不必住院,也不须长期离开工作单位,许多病人仍可以继续上班。因为像止吐药等降低抗癌药物副作用陆续出现,帮助病人尽量在不影响原来生活作息的情况下,接受治疗。


癌症让人痛?

并不是所有的癌症都会引起疼痛。疼痛多半只有在癌症末期才会出现,但在有经验的医生照顾下,可用止痛药或自控式止痛器来缓解疼痛。医界有共识,把病人疼痛降到最低,是疼痛控制的第一考量,而不像以前,怕病人对止痛药上瘾,叫病人忍痛熬过去。


接受外科手术会使癌症转移?

有些癌症病人不愿切除肿瘤,担心残余癌细胞会因而加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 梅约医学中心指出,的确有研究发现,切除大肿瘤的同时也移除了可以抑制远处肿瘤生长的内皮素(endostatin),但千万不可因此放弃外科手术治疗,因为当肿瘤还没有大量转移时,外科手术切除经常是有效根除大部分癌细胞的方式。

和信治癌中心医院院长黄达夫认为,对于一些癌症的治疗,外科手术仍然是主轴,而且很多辅助性的化疗或放射线治疗就是为了预防或早期压抑癌细胞的转移或生长。如果你的医生已衡量过外科手术的利弊,评估需要动手术,就不应该有太多不理性的疑虑。


相同的癌症可用相同的药来治?

当你看到其他和你罹患相同癌症的病友,恢复得比你好,常会认为“医生给他的药是不是比较好”,动摇对目前治疗的信心,想换成跟他一样的药。

不过,“一个病例的成功,不代表他用的疗法是最好的,只能说那个疗法刚好适合他,但会不会适合其他人,还有很多其他因素要考虑,”台北马偕医院谢瑞坤医师说。

他指出,癌症用药是因人而异。比如每个人肝肾功能不同,可以承受的药物就会不一样。而且就算是相同的癌症,因为癌症期别不同,恶性度不一样,用药也不见得会相同。


癌症会传染?

你并不会因为接触癌症病人而得到癌症。当你亲近病人,并不会提高你自己的罹癌风险。可是,你的陪伴可以抚平癌症病人心中沮丧、孤独和无助的情绪。 不过,如果你要到医院探视癌症病人,要注意自己有无感冒或其他传染病,如果有的话,严禁探访,以免让病人受到其他疾病感染。而且癌症病房不要有鲜花、盆栽,进病房前也应先洗手。


成功率愈高的疗法就愈有效?

“某一抗癌新药,成功率达90%”、“某抗癌产品在动物实验上能杀死95%以上的癌细胞”等等报导不时出现在媒体上,但这些新药或抗癌产品真的会是癌症病人的救星?

各大医院近来纷纷提出警告,发现有不明人士在医院向癌症病人推销宣称有抗癌疗效的产品,游走在健康食品和药品的灰色地带。

除了坊间抗癌产品,即使是大药厂推出的抗癌新药,你也需要合理怀疑它们所声称的疗效。数字固然会说话,但是“成功率高达90%”的研究报告,常是有选择性的报告病例所做出的漂亮数据。

真相多半是有50人参加某抗癌新药试验,经4个月治疗,有20人完成试验,其中18人效果良好。统计结果时,只看新药用在20人中18个有效,而刻意忽略无法完成试验的30人,他们可能因治疗效果不佳或副作用太大而退出试验。

此外,坊间常见以“某成分在动物实验中可抑制肿瘤大小达90%以上”来标榜有抗癌功效的产品,仅在动物实验阶段有效,并不代表用在人身上也会有效,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鲨鱼软骨。

鲨鱼软骨在体外细胞的初步试验发现,确实可以抑制癌细胞生长。但是这样的说法透过新闻媒体、广告促销等活动,推动了鲨鱼软骨相关产品大热卖。可是,在199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发表第一篇鲨鱼软骨的临床试验报告发现,没有任何病人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疗效,而且病人的生活品质也未见改善。在1999年底,美国FDA要求停止“鲨鱼软骨产品可以抗癌”的不实广告。2000年6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更裁定除了禁止不实宣传,相关厂商还要支付判决费100万美元,其中45万美元要交由美国国家癌症中心和相关单位举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检验鲨鱼软骨在人体的抗癌效果。所以面对抗癌新知的医学报导时,要注意研究结果是否有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有多少人参与临床实验,追踪多久时间等。

“任何号称有抗癌疗效的药物都得经过严谨的临床试验来证实,否则都只是一个空虚的希望,”台北马偕谢瑞坤医师说。

在癌症治疗上,医生和病人都有功课要做。医生绝对要花时间解除病人的疑感,让病人有参与决定的机会。而病人除了寻求再咨商,听听别的医生的看法,也要吸收正确的知识,对自己病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不随意听信耳语,才能在治疗中得到自身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