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口瘡

從 女性百科
於 2008年7月11日 (五) 08:57 由 59.124.46.77 (對話)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跳到: 導覽搜尋

性愛專題

  • 精華

性交 體位 口交 肛交 做愛 射精 愛撫 自慰 生理

  • 專題壹
  • 專題貳

<DPL> category=性愛私語 ordermethod = categoryadd order= descending columns=1 count=16 titlemaxlength = 12 allowcachedresults=true </DPL>

鵝口瘡(thrush)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moniliasis),是由真菌傳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見於嬰幼兒。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這種真菌有時也可在口腔中找到,當嬰兒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時可以發病。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因哺乳奶頭不潔或餵養者手指的污染傳播,

鵝口瘡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鵝口瘡是兒童口腔的一種常見疾病,這種疾病因為常常在口腔里發生白色的假膜,有時這種假膜白得象一片雪一樣,所以稱為雪口,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球菌所引起的,白色念珠菌就是許多微生物中的一種,通常多發生在口腔不清潔,營養不良的嬰兒中,在體弱的成年人中亦可發生,白色念珠球菌在健康兒童的口腔里也常可發現,但並不致病,

以下情況均可引起感染:

1.母親陰道有黴菌感染,嬰兒出生時通過產道,接觸母體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徹底,母乳餵養時,媽媽的奶頭不清潔,都可以是感染的來源;

3.接觸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嬰幼兒在6~7個月時開始長牙,此時牙床可能有輕度脹痛感,嬰幼兒便愛咬手指,咬玩具,這樣就易把細菌,黴菌帶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兒園過集體生活,有時因交叉感染可患鵝口瘡;

5.長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適當應用激素治療,造成體內菌群失調,黴菌乘虛而入,並大量繁殖,引起鵝口瘡,


鵝口瘡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鵝口瘡的表現

鵝口瘡,又稱雪口病,任何年齡都可發,但2歲以內的嬰幼兒最多見,

1.口腔粘膜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圍無炎症反應,形似奶塊,無痛,擦去斑膜後,可見下方不出血的紅色創面,斑膜面積大小不等,可出現在舌,頰,齶或唇內粘膜上

2.好發於頰,舌,軟齶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塊不易用棉棒或濕紗布擦掉;

3.在感染輕微時,除非仔細檢查口腔,否則不易發現,也沒有明顯痛感,或僅有進食時痛苦表情,嚴重時寶寶會因疼痛而煩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難,有時伴有輕度發熱;

4.受損的粘膜治療不及時可不斷擴大,蔓延到咽部,扁桃體,牙齦等,更為嚴重者病變可蔓延至食道,支氣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現呼吸,吞咽困難,少數可並發慢性粘膜皮膚念珠菌病,可影響終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繼發其他細菌感染,造成敗血症,


鵝口瘡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鵝口瘡的表現

鵝口瘡,又稱雪口病,任何年齡都可發,但2歲以內的嬰幼兒最多見,

1.口腔粘膜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圍無炎症反應,形似奶塊,無痛,擦去斑膜後,可見下方不出血的紅色創面,斑膜面積大小不等,可出現在舌,頰,齶或唇內粘膜上

2.好發於頰,舌,軟齶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塊不易用棉棒或濕紗布擦掉;

3.在感染輕微時,除非仔細檢查口腔,否則不易發現,也沒有明顯痛感,或僅有進食時痛苦表情,嚴重時寶寶會因疼痛而煩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難,有時伴有輕度發熱;

4.受損的粘膜治療不及時可不斷擴大,蔓延到咽部,扁桃體,牙齦等,更為嚴重者病變可蔓延至食道,支氣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現呼吸,吞咽困難,少數可並發慢性粘膜皮膚念珠菌病,可影響終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繼發其他細菌感染,造成敗血症,


鵝口瘡應該如何治療?

用弱鹼性溶液,如2%~5%碳酸氫鈉(小蘇打)清洗,塗擦冰硼油(中藥冰硼散做成糊狀蜜劑),制黴菌素混懸劑等效果良好,

加強營養,特別適量增加維生素B2和C,

嬰兒室應注意隔離和哺乳的消毒,以預防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