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

来自女性百科
Tonny讨论2009年8月5日 (三) 19:10的版本 (新页面: {{Cancer}} == 肺癌的預防與治療 == 愛滋病與肺癌將是新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兩大疾患。現今人人談愛滋病而色變,但是肺癌的五年存活率不但低...)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DynamicPageList> category=cancer ordermethod=category,lastedit order=descending count=26 columns=1 titlemaxlength = 12 </DynamicPageList>

肺癌的预防与治疗

艾滋病与肺癌将是新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疾患。现今人人谈艾滋病而色变,但是肺癌的五年存活率不但低于艾滋病,肺癌的成因也不如艾滋病明确,显示肺癌是较艾滋病攸关人类健康更为棘手的重要课题。跨入二十一世纪,可以预见癌症仍将高踞国人十大死因之首。由于肝炎防治的成功大大降低了肝癌的威胁,但是肺癌的死亡率却已然凌驾肝癌,成为国人癌症的头号杀手,而在跨入新世纪之后,预期两者的差距还将逐渐拉大。肺癌固然可怕,但并非全然无法防治。

成因

肺癌的发生多是“坏基因加上坏生活习惯或环境”造成的。容易罹患肺癌的坏生活习惯或环境包括:吸烟及二手烟(百分之七十的男性与百分之三十的女性肺癌归因于烟害)、空气污染(近半的女性腺癌归因于厨房油烟)、饮食习惯(高脂、低抗氧化物食物)、原有肺部疾病(譬如由肺结核的陈旧瘢痕长出瘢痕癌)、暴露于石棉粉屑或富含氡等辐射源的环境等。而坏基因是指容易致癌的不良体质或遗传因素,如:体内容易产生致癌物、致癌物的清除能力较差、基因容易受损、受损伤后的基因不易修复,加上免疫功能有缺陷等。

危险因子与症状

在现阶段人类的体质无法因医疗措施(如基因治疗)而迅即获得改善的情况下,宜从改善环境中的危险因子着手,如不要养成吸烟的习惯或戒烟、避免暴露在二手烟或其他容易致癌环境下、调整饮食习惯成高纤低脂取向,摄取多种类的蔬果,及改变热油煎炒的烹调习惯、下厨时使用抽油烟机、保持通风良好等,都有助于降低罹患肺癌的风险。而定期接受胸部X光照相检查,必要时接受胸部电脑断层照相的追踪检查,也有助于高危险族疾病的早期发现。此外,对于持续的咳嗽、喀血、胸部或肩膀疼痛、声音沙哑的肺癌警症,不要轻忽,应及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耽误诊治时机。

肺癌的类型与治疗

如果不幸得到肺癌,肺癌依照癌细胞生长的特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区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型。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及大细胞癌三种类型。在台湾,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患者中的十二%,非小细胞肺癌则占八十八%。

一般来说,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吸烟有关。这种肺癌生长快速,短时间就可能出现转移,诊断时,约有一半的比例癌细胞已经扩散,常见的转移部位为纵膈腔的淋巴结,肝脏、脑部、骨头、骨髓与肾上腺。由于如此,手术通常不能将所有病灶切除干净,并非适当的治疗。不过,小细胞肺癌对化学治疗及放射线治疗比较敏感,因此,治疗以全身性化学治疗为主,一般为四至六个月(四至六个疗程),对尚未发生转移的病人治疗期中再辅以放射线的局部治疗,治疗后约有八成以上的患者肿瘤明显缩小一半以上。也有些极早期的病灶,采行手术切除肿瘤并加以化验后,才确定为小细胞肺癌,这类患者在术后也应给予化学治疗,以防止有潜藏的转移病灶。但可惜的是,大多数的患者在历经有效的治疗疾病缓解(肿瘤缩小一半以上)之后的两年内可能再复发,复发后往往会对化学药物有抗药性,而放射线治疗效果也不佳。

非小细胞肺癌之中以腺癌最为常见(包括肺泡细胞癌),特别是女性和不吸烟者,与肺脏的旧瘢痕有密切关连(瘢痕癌常为腺癌),常发生在肺脏的周边,容易在早期就波及肋膜,出现恶性积液,为恶性肋膜腔积液最常见的原因;鳞状细胞癌常发生在较大的呼吸道,引起咳嗽、咳血等呼吸道症状,也易阻塞呼吸道,而出现喘鸣或阻塞性肺炎;大细胞癌比较少见,可能出现在肺脏任何部位,细胞分化较差。与小细胞肺癌相较,非小细胞肺癌的生长比较缓慢,转移的发生也较迟缓,但对化学及放射线治疗通常较不敏感,因此,应该早期开刀治疗来寻求根治。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真正能够早期发现、施予手术的比例往往仅占四分之一,而可以完全切除的也只有二十%。而有淋巴结转移,特别是纵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出现转移或复发的机会比较高。

除了较早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经由单纯的手术治疗可以完全根治之外,比较晚期的局部肺癌(尚未发现转移)常需要多形式的混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与存活率,特别是对于局部晚期原来不适合开刀的病例,约有三分之二的病人因术前化疗变成可以接受手术,其中一半病例肿瘤可完全切除。即便不能开刀切除,在化学治疗之后加上放射线治疗或同时放、化疗,也会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这种先化疗再手术的治疗观念已经由局部晚期推展到早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因为即便是早期的病例手术切除后的复发率,尤其是转移扩散的机会,仍然相当的高,因此也应当视为全身性的疾病加以治疗。手术前二到三个疗程的化疗可以抢得全身性治疗的先机,减少术后转移复发的机会,并使肿瘤缩小,更易切除干净。

对于早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若身体状况不适合开刀,接受放射线治疗后,也有少部分可以获得根治。对于已经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目前新的化学药物治疗可使超过半数的患者生命得以延长,并改善生活品质。除此之外,放射线治疗也可用于预防局部性小细胞肺癌完全缓解后再发生脑部转移,以及用于治疗转移到脑部或脊髓的肺癌病灶,并减轻病人的症状,如:喀血、骨头疼痛等,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质。在跨入新世纪,人类染色体遗传基因的解码工作完成后,疾病与特定遗传基因缺损间的关连将被逐渐定位厘清,譬如,具有某些遗传基因缺陷的个人,在生活中如果暴露于容易致癌的生活习惯与环境将有更高的概率罹患肺癌,这将有助于筛选出高危险族加以预防或早期诊断。

另一方面,由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与分子流行病学的进步,目前正发展出以肿瘤基因与生物机制的异常为矫治目标的治疗策略,极有可能颠覆传统的治癌观念。这些新的治疗策略称之为机制性治疗或称分子治疗,它们包括:抑制肿瘤的血管新生与细胞内的讯息传递,改变细胞生长周期,促进细胞凋亡的进程等等。由于机制性治疗系针对癌组织的特殊异常加以矫治,正常细胞鲜少受到攻击,损伤较小,副作用也因此比较轻微。这些新的治疗药物未必能将所有的癌细胞赶尽杀绝,彻底歼灭,但如能将这些新药物与传统疗法合并或交替使用,使病人承受较低的副作用,但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之后,再以这些低副作用的新药进行维持性治疗,冀望能有效、长期的遏止肿瘤的生长与扩散,这样即使无法完全将肿瘤排除,也能延长病人的生命,并且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质。由于医药界不断的努力,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肺癌不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

女性肺癌知多少

自1982年起,癌症即高居国人十大死因首位,而肺癌自1986年起一直是女性的首要癌症杀手,死亡人数逐年上升,过去25年间遽增了三倍,到了2003年共有2,156人,相当于每天六人,死于肺癌,显见肺癌是攸关女性健康的重要课题。肺癌固然可怕,但并非全然无法防治。

肺癌的发生多是“坏基因加上坏生活习惯或环境”造成的。容易罹患肺癌的坏生活习惯或环境包括:吸烟及二手烟(70%的男性与30%的女性肺癌归因于烟害)、空气污染(近半的女性腺癌归因于厨房油烟)、饮食习惯(高脂、低抗氧化物食物)、原有肺部疾病(譬如由肺结核的陈旧瘢痕长出瘢痕癌)、暴露于石棉粉屑或富含氡等辐射源的环境等。而坏基因是指容易致癌的不良体质或遗传因素,如:体内容易产生致癌物、致癌物的清除能力较差、基因容易受损、受损伤的基因不易修复,加上免疫功能有缺陷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暴露于同样程度的致癌原,如烟烟、结核感染等,女性比男性罹患肺癌的概率会高出一倍半到两倍。

近几年来有不少新的化疗药物上市,不论它们间的混合使用或是合并手术或放疗的新治疗策略,不但能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质,延长生命,对早期病人更能提高治愈的机会。另外,标靶疗法,如:癌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新生血管及转移抑制剂等的研发问世也展现不错的效果。幸运的是女性病人常比男性病人容易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更高的存活机会。

在现阶段人类的体质无法因医疗措施(如基因治疗)而迅即获得改善的情况下,宜从改善环境中的危险因子着手,像不要养成吸烟的习惯或戒烟、避免暴露在二手烟或其他容易致癌环境下、调整饮食习惯成高纤低脂取向,摄取多种类的蔬果,及改变热油煎炒的烹调习惯、下厨时使用抽油烟机、保持通风良好等,都有助于降低罹患肺癌的风险。而定期接受胸部X光照相检查,必要时接受胸部电脑断层照相的追踪检查,也有助于高危险族疾病的早期发现。此外,对于持续的咳嗽、喀血、胸部或肩膀疼痛、声音沙哑、出现杵状指或脸部肿胀的肺癌警症,不要轻忽,应及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耽误诊治时机。女性因为容易罹患肺癌,更应该重视预防保健;即使不幸患病,由于治疗效果好,也应该积极的面对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