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與文藝”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女性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1、爱情和文学<br /><br />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旋律,爱情则是文学不变的主题。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迁,爱情和文学,都会保持着一种不变的联系穿梭于时空之间。男人和女人的故事永远是最动人的乐章,女人是爱情中最让人思绪飘逸的芳香,男人是爱情中酿造醇香的酒坛,男人与女人的故事不知道产生了多少千古绝唱和秀美鸿篇。千百年来这沁人心脾的美酒一直同文学纠缠在一起。<br /><br />
 
爱情和文学是要用心去经营的。没有用心的爱情就象风雨中飘摇的茅舍,经不住洗礼,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大难临头各自飞”;文学也需要经营,它需要不断的斟酌、推敲;需要“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的提炼和浓缩;需要对生活特有的感悟和敏锐的意识。有关爱情的文学作品必然要经过一番内心的良苦思量,而文学中的爱情一定是用心经营后的修来正果。有这样一个故事:普赛克是一位伟大国王膝下三女儿中的小妹妹.她外表和心灵美丽无双,人们不远千里长途跋涉地来敬仰她的美丽.这一切使得美神维纳斯心生妒忌,因为世人忽视了她的美丽甚至忘记了她的存在.于是维纳斯心生一计,她让儿子爱神丘比特设法把普赛克嫁给世界上最丑恶凶残的野兽.丘比特的爱情之箭可以让任何人跟他为他们选择的对象堕入情网,计策本来是万无一失的.但维纳斯忽视了一个细节,一个爱情故事中最致命的细节.当丘比特见到普赛克时,他自己一见钟情地爱上了她.他不仅没有把普赛克嫁给毒蛇,反而把她秘密带到了自己居住的辉煌宫殿,并娶了她为妻,只是不允许她看见自己的容貌。但是此举遭到了维纳斯的阻拦和破坏。因此维纳斯交给普赛克一件又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从凶狠的绵羊身上剪取金色的羊毛,从死亡之河中汲取黑水.每一次维纳斯都自信普赛克根本无法完成,但普赛克每次都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完成了任务.经过重重的磨难,丘比特和普赛克终于正式成婚.甚至维纳斯也很高兴.一来他儿子有了一个般配的妻子,更重要的是普赛克居住在天堂而不再生活于人间,世界上的人们便不会再为普赛克的美丽所吸引,而会继续崇拜美神维纳斯。<br /><br />
 
  
  这个神话故事就是文学与爱 的相互融合:把用心的爱情用心的融入文学作品中,使文学充满着爱的温馨,呈现着美的情感,将爱情通过符号化的过程跃然纸上,让文学中的爱情影响着一代又一代。<br /><br />
+
== 情和文 學 ==
爱情的萌芽和文学作品的创作又是以一定的感觉为前提的。什么是爱情的前提感觉呢?那有可能是一见钟情,就像宝黛的木石之恋,虽然二人没有婚姻之缘。“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好生奇怪,倒象在哪里见过的,何等眼熟!”,第一次相见的感觉就是他们钟情的见证。现实中因为一见钟情而发展到二见倾情,到最后的互献真情,也是彼彼皆是。爱情是每个人都怀揣着的一种感觉,但是你一直都感受不到。直到某一天,你遇见一个人,那人就好像一直在地球上的这个角落等着你, 在你生命的这一刻终于等到你,好像是你的传说一样。然后,你会突然从他的身上,发现这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一种美丽得无法抗拒的感觉。那还可能是一种牵肠挂肚,一种相知相惜,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痛。再说文学作品,它的产生也是受一定的感觉所支配的。这种感觉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那是独特的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的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可能是作家不经意的“浏览”,而这个事物的外在机缘又恰好和作家个人的情感体验相契合,这时就产生了对艺术和情感的独特发现。在艺术发现的影响下,产生了创作动机,于是在作家心理失衡的情况下,在外在事物的触动下,形成易感点,这应该就是作家创作之初的感觉。<br /><br />
+
可见,爱情和文学都是需要感觉的。没有这个特殊的感觉,就不会产生刻骨铭心的爱情,也不会产生许多因为爱情的融入而诞生的优秀文学作品。爱情和文学的感觉,在本质上就是相通的:爱情是文学的核心,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文学是爱情的心灵驿站,是爱情的艺术呈现。多少文人骚客追求爱情的幸福、体验爱情的滋味、书写爱情的心灵,爱情枯竭的灵魂意味着文学的终结,多少人无法走出爱情的围城,却不小心走进了文学的天堂。<br /><br />
+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还有多少人相信万事万物的联系还有无功力性的存在?又是在爱情和文学中,我们可以找到人类最纯洁、真挚的情感。关于爱情的无功利性,虽然不能否认鲁迅的“爱必有所附丽”,但当爱情同整个社会状态进行比较的时候,它还是纯洁的。也许你已经不再相信世间还有真情在,可是我们的身边还是会时不时的充沛着爱情的感动。“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是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的千古绝唱,当爱情降临时,即使会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有人还是会义无反顾的选择后者。如果说为了所爱的人可以把最宝贵的生命都放弃,那还有什么事情会作为功利因素阻挡在真正相爱的人们之间呢?爱情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在文学作品中,它一直是人们追求的一个永恒的主题。那些真正能震撼古今、流芳千古的爱情故事也是无功利爱情的真正体现。不论文学作品,还是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演绎着的多少爱情故事大都以悲剧告终,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也许只有悲剧才有震撼人心的伟大魔力,才能推动人们一步步地走向真正爱情的门槛:梁山伯与祝英台,焦仲卿与刘兰芝,都为我们展示了《汉乐府》中那“山无陵,江水为竭,东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款款深情,也正是这涤荡了功利的真情,为后人上了一堂堂爱情教育课。而文学也深深的打下了无功利的烙印,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作家或读者的创作或欣赏活动不指向直接的实际利益满足的特性。文学的这种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作家在文学创作过程中要舍弃直接的功利考虑而以淡泊之心对待,同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需要保持无功利目的才能进入文学的审美世界。正因为作家和读者的这种平和心态,让文学变成了一方净土。在古代,作家的创作强调艺术的独一无二,也没有同读者直接构成利益关系,虽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文学的生产 消费变得日益复杂,但是 学的无功利行还是会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的。<br /><br />
+
  
“爱情原如树叶一样,在人忽视里绿了,在忍耐里露出蓓蕾”,爱情和文学一样,唯有始终如一、坚持到底的精神和毅力才能酿造出芳香的美酒;“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爱情和文学一样,都是凭着一种最独特的感觉开始它的美丽旅行;并不是要达到了怎样的目的,爱才成为爱,文学才成为文学。从落后的过去到繁华的今天,爱情和文学怀着不变的情怀,携着手,穿过时空的隧道,向我们证明着唯有在它们的世界里才能证明出的美丽。<br /><br />
 
<br /><br />
 
2、<b>唐诗</b>中的爱情<br /><br />
 
【问世间情为何物】爱情,是唐代诗人经常歌咏的题材,也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br /><br />
 
人间有情,世间有爱,所以我们心有所系,思有所念。诗人们将爱情中的欢乐与悲伤,那种焦虑、期待、思念、追忆……等经历和感受,写入诗篇。今天我们读来,仍然感到那样刻骨铭心,魂牵梦萦,就像发生在我们眼前、身上,怦然心动。元好问说:“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道尽了爱情力量的伟大,痴情男女,为爱牺牲,不正映证西方的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又像相恋中,“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浓情蜜意;相别时,“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相思之苦,也正是时下恋爱男女的写照。至于,诗人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千多年来,有多少男女用这两句诗,来向对方表答自己生死不渝的忠贞爱情?千秋万世受其感动的读者,恐怕是难以估计了!<br /><br />
 
  
  【爱情诗中常用的意象】西方文学理论说:诗 最精炼 语言。因此 古典诗歌往往能在短短 几个字,涵摄许多惊天动地的情怀 在唐诗中,有许多象征爱情的意象, :鸾镜 比目、鸳鸯、蝴蝶、比翼鸟、连理枝、结发、牛郎织女、巫山云雨、金风玉露、冰心玉洁、红叶题诗……等等。<br /><br />
+
  人類永恆 主旋律 愛情則是文學不變 主題 無論時代 何發展 變遷 愛情和文學 都會保持著 種不變 聯繫穿梭於時空之間 。男人和女 的故事 永遠是最動人 樂章 女人 情中 最讓人思緒飄逸 芳香 人是 愛情 釀造醇香 酒罈 故事 知道產生了 少千古絕唱和秀美鴻篇 千百年來這沁 心脾 美酒 直同文學糾纏在
初唐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有这样的名句:“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传说:比目鱼 身体扁平,只有单眼,必须两鱼合在 起凑成两个眼睛,才能游行,像是一对同甘共苦 夫妻,另外,鸳鸯是种美丽的水鸟,双双对对,整日在水中游戏,未尝相离,据说,只要捉到其中一只,另一只会相思至死 愿为比目,愿为鸳鸯,这是多少世间南女对爱情的肯定与渴望。神仙何羡?甚至生命也可抛!像汉末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的 女主角焦仲卿与刘兰芝,夫妻鹣鲽情深,却被蛮横的婆婆给拆散,最后兰芝投水,仲卿自缢,死后二 合葬,坟上梧桐交柯,化为鸳鸯飞去。而小说戏曲中的《娇红记》,申纯 王娇娘这对深情的男 ,生前不能婚配,死后也化为鸳鸯。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同穴,化为蝴蝶 殉情 故事 ,不断在戏曲电影中上演,不知赚取多少同情 热泪。<br /><br />
+
另外 “鸾镜”也 唐诗中常出现的意象,用以表示对爱 的忠贞。白居易在《太行路》中说:“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温庭筠《菩萨蛮》也说:“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传说 中的 鸾鸟 雌雄经常形影不离,出入成双。南朝刘敬叔《异苑》曾有这么一个故事:罽宾王有一只失去配偶鸾鸟,三年都不鸣叫,夫 告诉他:“据说这种鸟见到自己的影像就会鸣叫”,于 悬挂一面镜子来照它,果然鸾鸟见到镜 中的 自己便开口鸣叫 鸣声悲凄,半夜即冲撞笼子而死。这种忠于爱情的鸟,古 便把它铸在镜子里,就是诗词中常出现的“鸾镜”。<br /><br />
+
【窈窕淑 ,君子好逑】唐代 爱情诗篇,浩如瀚海, 但数量 ,而且题材广泛,风格独特 或叙幽欢,或叙离怨,或写男女恋情、鹣鲽深庆情、相思痴情、风流绮情………,佳词丽句,多不可胜数。诗经一开始,就提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曾几何时,恋 人的一 笑,都让我们“寤寐思服”乃至“辗转反侧”,最后终于迎娶成功,此诗被誉为千古绝唱,连孔子都赞许“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给予极高评价 <br /><br />
+
  
  【人约黄昏后】男女 恋爱 是都“发乎情 止乎礼” 在传统社会下 “约会”似乎变得十分 所以欧阳修有“ 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中唐诗人元稹写了 篇著名 《莺莺传》 里头 有一 首诗叫《答张生》 <br /><br />
+
  愛情和文學是要用心去經營 。沒有用心的愛情就象風雨中飄搖的茅舍 住洗禮 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 就會「大難臨頭各自飛」;文學也需要經營 它需要 斷的斟酌、推敲;需要「採天地之靈氣 集日 月之 精華」的提煉和濃縮;需要對生活特有的感悟和敏銳的意識 有關愛情的文學作品必然要經過 番內心 良苦思量 而文學中的愛情一定是用心經營後的修來正果。 這樣 個故事 普賽克是一位偉大國王膝 三女兒中的小妹妹.她外表和心靈美麗無雙 ,人 們不遠千里長途跋涉地來敬仰她 美麗.這 切使得美神維納斯心生妒忌 因為世人忽視了她的美麗甚至忘記了她的存 .於是維納斯心生一計,她讓兒子愛神丘比特設法把普賽克嫁給世界 最醜惡凶殘 野獸.丘比特 之箭可以讓任何 跟他為他們選擇 對象墮入情網 計策本來是萬無一失 .但維納斯忽視了 個細節 一個愛情故事中最致命的細節.當比特見到普賽克時 他自己一見鐘情地愛上了她.他不僅沒有把普賽克嫁給毒蛇 反而 她秘密帶到了自己居住 輝煌宮殿 並娶了她為妻,只是不允許她看見自己的容貌 但是此舉遭到了維納斯的阻攔和破壞。因此維納斯交給普賽克 件又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比如從凶狠 綿羊身上剪取金色的羊毛 從死亡之河 汲取黑水.每一次維納斯都自信普賽克根本無法完成 但普賽克每次都得 意想不到的幫助 完成了任務.經過重重的磨難 丘比特和普賽克終於正式成婚.甚至維納斯也很高興.一來他兒子有了一個般配 ,更重要的是普賽克居住在天堂而不再生活於人間,世界上的人們便不會再為普賽克的美麗所吸引,而會繼續崇拜美神維納斯
待月西厢 下, 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 来。<br /><br />
+
此诗非常有名,改编 《西厢记》,名称即从第 句诗而来。意思是说:站在西厢下 月升户开,映 上的 花影来回摇动,是我那可爱 的情人 来了吗?将热恋中 女子心理 刻划得非常深刻。另如李商隐 “岂知 夜秦楼客 偷看吴王苑内花” “神女生涯原是梦 小姑独处本无郎”,更 男女偷欢 心境 揣摩得十分真切 <br /><br />
+
般而言 诗歌中所表示 爱情都较含蓄 只有在小说戏曲 中, 方能见 像红拂女夜奔李靖 或像白娘娘主动追求许仙 如此前卫 形象 <br /><br />
+
  
  【少女怀春,老女不嫁】唐代才子刘希夷 《春女行》一诗中,在他笔下 少女,显得娇媚可人,但花开花落,芳华虚度,徒增感伤。而他 “洛阳儿女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更说明女子害怕老去的伤春情怀。杜秋娘有首 作品 《金缕衣》:<br /><br />
+
  這個神話故事就是文學與愛情 相互融合:把用心 愛情用心 融入文學 作品中, 使文學充滿著愛 溫馨 呈現著美的 將愛 通過符號化 過程躍然紙上 讓文學 中的 影響著 代又一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代无花空折枝。<br /><br />
+
此诗题旨一言以蔽之,即“莫负好时光”。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萦绕心 中, 有种不可思异 魅力。由于唐代社会较为开放 女子也都勇于追求爱 情, 属于闺阁春 之做较少,像《诗经&#8226;摽有梅》中那位过了适婚年龄的老处女,心急如焚 模样 或民歌中“老女不嫁,踏地唤天”那样大胆直率,在唐诗中似不多见。<br /><br />
+
<br /><br />
+
3、宋词 中的 <br /><br />
+
剪梅<br /><br />
+
  
  李清照<br /><br />
+
  愛情的萌芽和文學作品的創作又是以一定的感覺為前提的 什麼是愛情的前提感覺呢?那有可能是一見鐘情 就像寶黛的木石之戀,雖然二人沒有婚姻之緣 「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好生奇怪,倒象在哪裡見過的,何等眼熟!」,第一次相見的感覺就是他們鐘情的見證。現實 因為一見鐘情而發展到二見傾情,到最後的互獻真情,也是彼彼皆是。愛情是每個人都懷揣著的一種感覺,但是你一直都感受不到。直到某一天,你遇見一個人,那人就好像一直在地球上的這個角落等著你,在你生命的這一刻終於等到你,好像是你的傳說一樣。然後,你會突然從他的身上,發現這種從來沒有過的感覺,一種美麗得無法抗拒的感覺。那還可能是一種牽腸掛肚,一種相知相惜,一種莫名其妙的心痛。再說文學作品,它的產生也是受一定的感覺所支配的。這種感覺是作家心靈的驀然領悟。那是獨特的藝術發現,是作家獨特的眼光和非凡觀察力的凝合。可能是作家不經意的「瀏覽」,而這個事物的外在機緣又恰好和作家個人的情感體驗相契合,這時就產生了對藝術和情感的獨特發現。在藝術發現的影響下,產生了創作動機,於是在作家心理失衡的情況下,在外在事物的觸動下,形成易感點,這應該就是作家創作之初的感覺。
红藕香残玉簟秋 <br /><br />
+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br /><br />
+
谁寄锦书来?<br /><br />
+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br /><br />
+
  可見 愛情和文學都是需要感覺的 沒有這個特殊的感覺 就不會產生刻骨銘心的愛情,也不會產生許多因為愛情的融入而誕生的優秀文學作品。愛情和文學的感覺,在本質上就是 通的:愛情是文學的核心 是文學創作的源泉;文學是愛情的心靈驛站,是愛情的藝術呈現 多少文人騷客追求愛 的幸福、體驗愛情的滋味、書寫愛情的心靈 愛情枯竭的靈魂意味著文學的終結,多少人無法走出愛情的圍城,卻不小心走進了文學的天堂。
花自飘零水自流 <br /><br />
+
一种 两处闲愁 <br /><br />
+
无计可消除 <br /><br />
+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br /><br />
+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 還有多少人相信萬事萬物的聯繫還有無功力性的存 ?又是在愛情和文學 中, 我們可以找到人類最純潔、真摯 的情 關於愛情的無功利性 雖然 能否認魯迅的「愛必有所附麗」 但當愛情同整個社會狀態進 比較 時候 它還是純潔的 也許你已經 信世間還有真情在 我們的身邊還是會時不時的充沛著愛情的感動 「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匈牙利愛國詩人裴多菲 千古絕唱 當愛情降臨時,即使會面對生與死的抉擇 ,有 人還 會義無反顧 選擇後者 如果說為了所愛的人可以 最寶貴的生命都放棄 ,那 還有什麼事情會作為功利因素阻擋在真正相愛 人們之間 呢? 愛情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份 在文學 品中 它一直是人們追求的一個永恆的主題。那些真正能震撼古今、流芳千古的愛 故事也是無功利愛情的真正體現。不論文學作品 還是紛紜複雜的現實 生活 ,演繹著 多少愛情故事大都以悲劇告終 尤其是在文學作品中 也許只有悲劇才有震撼人心的偉大魔力 才能推動 步步地走向真正愛情的門檻:梁山伯與祝英台 焦仲卿與劉蘭芝,都為我們展示了《漢樂府》中那「山無陵,江水為竭,東雷震震,夏雨雪,天 乃敢與君絕」的款款深情,也正 這滌蕩了功利 真情,為後人上了一堂堂愛情教育課 而文學也深深的打下了無功利的烙印,文學本身就 一種審美意識形態 是指作家或讀者的創作或欣賞活動不指向直接的實際利益滿足的特性。文學的這種無功利性集中體現 作家 活動和讀者的閱讀過程 中。作 家在文學創作過程中要捨棄直接的功利考慮而 淡泊 心對待 同理,讀者 閱讀過程 也需要保持無功利目 才能進入文學的審美世界。正因為作家和讀者的這種平和 態,讓文學變成了一方凈土。在古代,作家的創作強調藝術的獨一無二,也沒有同讀者直接構成利益關係,雖然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得文學的生產和消費變得日益複雜,但是文學的無功利行還是會得到大家的廣泛認可的
<br /><br />
+
这首词 黄升《花庵词选》 题作“别愁” 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 伊世珍《琅寰记》说;“易安结缡末久 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 忍别 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最近,电影《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说,当赵明城踏上征船出 时,歌曲就唱出《一剪梅》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我认为把这首词理解为送别之作,与词意 “轻解罗裳”两句,也难解释得通 “罗裳” 不会 指男子 “罗衣” 因为不管是从平仄或用字看 必要改“衣”为“裳”。“罗裳”无疑 指绸罗裙子,而宋代男子是不穿裙子 的。 要是 上旬解为写李清照,下句写赵明诚 ,那 么,下句哪来主语?两者文意又是怎样联系 的呢? 看来 应该以《花庵词选》题 “别愁”为宜。 <br /><br />
+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 夫妻感 甚好 家庭 生活 充满了学术和艺术 气氛 十分美满 所以 人一 经离别 相思 不难理解 的。 特别 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 许多词 作中 都有所流露 这首词就是 灵巧 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 它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 情海之 中的 纯洁 <br /><br />
+
  
  李清照这首词主要是抒写她的思夫之 。这种题材 ,在 宋词中为数不少。若处理不好 必落俗套。然而 李清照这首词在艺术构思 表现手法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因而富 艺术感染力,仍不失为一篇杰作。其特点是: 一、 词中所表现 爱情是旖旎 、纯洁的、 心相印的;它和 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 大异其趣。二、作者大胆地讴歌自己的爱 ,毫不扭捏,更无病态成份;既像蜜 样甜 也像水 样清,磊落大方。 和那些卿卿我我、扭捏作态 爱情,泾渭分明。三、李词 语言大都浅俗、清新,明白如话,这首词也不例外。但它又有自己 特点 那就是在通俗中多用偶句 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种相思,两处闹愁”、“ 下眉头,却上心头”等等,既是对偶句,又浅白易懂,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 若非铸词高手,难能做到。<br /><br />
+
  「愛 原如樹葉一樣 ,在 人忽視里綠了 在忍耐里露出蓓蕾」 愛情 文學一樣 始終如 一、 堅持到底 精神和毅力才能釀造出芳香 美酒;「身無彩鳳雙飛翼, 有靈犀 點通」 和文學 都是憑著 種最獨特的感覺開始 它的 美麗旅行;並不是要達到了怎樣 的, 愛才成為愛 文學 成為文學 從落後 過去 繁華 今天 和文學懷著不變 的情 攜著手,穿過時空 隧道 向我們證明著唯有在 世界里才能證明出的美麗
<br /><br />
+
&nbsp; &nbsp;&nbsp;&nbsp;五、“爱情”根据Discovery Channel,其实是身体 一种化学反应与激素的刺激,有时是通过气味找 具有基因互补性 对象 由此产生生理反应后进而影响心理反应。<br /><br />
+
<br /><br />
+
<br /><br />
+
、亲情、友情是人 三大精神支柱。<br /><br />
+
<br /><br />
+
是一种爱或情感 它和仅仅由性需求或性欲产生出 情感不同 ,它 综合包括是心理(情感)方面和(通常)生理(性)方面 需求 。而且,一般来说,心理(情感)方面比生理(性)方面更加受到强调 <br /><br />
+
<br /><br />
+
  
爱情是人类求偶活动中, 恋爱约会中的双方的特殊情感,并延续至婚姻或至老死。恋人间的爱情引发各种美德,包括:包容、接纳、原谅、信任、互助、保护、忍耐、以至牺牲。<br /><br />
 
<br /><br />
 
当勉强要得到爱情时,或得不到相对回报时,又会引发各种人性丑行:<br /><br />
 
<br /><br />
 
妒忌猜疑、痛骂、仇恨、报复、伤害毁灭、自杀…。良好的情况下,爱情可以促成婚姻或者确立(包括性行为的)永久关系。然而进行的不好的爱情可能会令被拒绝的一方心理受到伤害(感到伤心)。<br /><br />
 
<br /><br />
 
中国古代士人婚姻以门当户对、开枝散叶为主,并且行一夫多妻制数千年,婚姻大事就不由当事人做主,是盲婚哑嫁,媒人牵线的办理婚姻制度。庶人则有一定程度的恋爱自由。<br /><br />
 
<br /><br />
 
西方在基督教传入後,以「爱」为中心的教义令西方人重视爱情,但皇室或贵族的婚姻依然以政治利益为依归,因此历史上欧洲皇室贵族人物常有婚外情人;其他地区婚姻的地位淩驾爱情,但随著全球一体化,著重个人权利和平等自由的观念传播,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观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br /><br />
 
<br /><br />
 
中世纪的西方,一些恋人因为某些不可逾越的道德或传统这些障碍不能结合。而强烈的吸引力和不能进行的亲昵,使人们对爱情过度地看重。对爱情执著激发了很多人通过诗歌、歌曲、技艺或武力去赢取爱情,或至少是心上人的注意。<br /><br />
 
  
<br /><br />
 
<br /><br />
 
<br /><br />
 
<br /><br />
 
分类及现象<br /><br />
 
异性恋的爱情:一男一女<br /><br />
 
同性恋的爱情:两男 或 两女<br /><br />
 
<br /><br />
 
差距大的或特别型式的爱情<br /><br />
 
年纪差距大:老少配(恋父式爱情、恋母式爱情)<br /><br />
 
与传统或社会普遍观念不同:姐弟恋<br /><br />
 
  
地域差距大:长途爱情(远距离恋爱)、国际爱情<br /><br />
 
民族文化差距大:国际爱情<br /><br />
 
社会阶层财力差距大的爱情:灰姑娘童话式爱情、青蛙王子童话式爱情、穷小子与富家女式爱情<br /><br />
 
网络恋情/虚拟爱情<br /><br />
 
假日爱情(度假期间短暂爱情)<br /><br />
 
一脚踏两船(台湾又称「劈腿」(含欺骗成分 两段或以上男女爱情关系同时进行)<br /><br />
 
三角恋爱、四角恋爱(甲爱乙、乙爱丙、丙爱甲…)<br /><br />
 
柏拉图式爱情柏拉图式恋爱。(精神上的爱情;不含性爱的)<br /><br />
 
<br /><br />
 
  
  理想和现实<br /><br />
+
== 唐詩中 ==
《圣经》说爱(真爱/伟大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br /><br />
+
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br /><br />
+
<br /><br />
+
<br /><br />
+
但是,男女间的爱也要视乎对方是否真的同样深爱自己,对方是否一个値得你付出値得你改变的人,不能单方面付出。<br /><br />
+
<br /><br />
+
由於部分人不诚实不忠心,出现假情假意、假爱情,旨在骗取性或金钱,加上不少人自信不足,所以现代人追求爱情时多诚\惶诚恐患得患失,传媒及电影业亦多理想化的爱情故事及情歌,以满足大众\心理,加上商人的炒作,形成滥情主义和商业化爱情,「去死去死团」就是对这种风气的反动。<br /><br />
+
<br /><br />
+
现代人更以科学方法研究爱 ,分析心理生理化学等,并与大自然动物界相比找寻异同。<br /><br />
+
<br /><br />
+
  
<br /><br />
 
教育<br /><br />
 
智商IQ、情绪智商EQ 、 财务智商FQ 、逆境智商AQ、 可经人指导而改善,爱情智商也是。可惜家长也甚少学校教育子女正确面对处理爱情或约会的态度,任子女临时或事後从朋辈传媒中求救。<br /><br />
 
<br /><br />
 
近十年开始有人著书 指导改善爱情智商。如指引恋爱约会时要查清配合度及各式潜在问题;正确进度、正确态度、攻略法等等。<br /><br />
 
<br /><br />
 
也有半教育半娱乐的以电脑游戏方式的追求游戏。<br /><br />
 
<br /><br />
 
有些爱情智商低的人一失去爱情(失恋)就求死或伤害他人。若人生分配时间精力在各项事情上,就能减少悲剧发生,并有助爱情,例如:<br /><br />
 
<br /><br />
 
个人仪容、健康<br /><br />
 
  
  知识、智慧<br /><br />
+
  【問世間 為何物】愛情,是唐代詩 經常歌詠的題材,也是文學中永恆的主題。
事业<br /><br />
+
娱乐、嗜好<br /><br />
+
、伴侣<br /><br />
+
<br /><br />
+
静思反省<br /><br />
+
贡献社会<br /><br />
+
信念、信仰、宗教<br /><br />
+
<br /><br />
+
  
  传奇、传媒、文学及文化中的爱 <br /><br />
+
  人間有 ,世間有愛,所以我們心有所系,思有所念 詩人們將愛情 中的 歡樂與悲傷 那種焦慮 期待 思念 追憶……等經歷和感受,寫入詩篇 。今天 我們讀來 仍然感到那樣刻骨銘心,魂牽夢縈,就像發生在我們眼前 身上 心動。元好問說:「恨人間,情 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道盡了愛情力量 偉大,痴情男女,為愛犧牲,不正映證西方的名言「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又像相戀中,「心 靈犀一點通」的濃 蜜意;相別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相思之苦,也正是時下戀愛男女的寫照 至於,詩人李商隱〈無題〉 的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一千多年來, 多少男女用這兩句詩,來向對方表答自己生死不渝 忠貞愛 ?千秋萬世受其感動的讀者,恐怕是難以估計了!
爱情常常作为各类艺术品的主题 <br /><br />
+
<br /><br />
+
从古至 国传颂至今 爱情经典 例如范蠡和西施 吕布和貂蝉 李隆基和杨玉环 陈圆圆与吴三桂、李自成之间的爱情故事 今天 的流行文化中 无论是电影 电视剧、流行歌曲 爱情仍 然是 重要 主题 <br /><br />
+
<br /><br />
+
现代也 借科幻故事使人思考反省何为爱 情的。<br /><br />
+
<br /><br />
+
文学作品:小说<br /><br />
+
唐代传奇(部分) ( 国)<br /><br />
+
《红楼梦》(中国)古富 大家族内 <br /><br />
+
  
  《傲慢与偏见》<br /><br />
+
  【愛情詩中常用的意象】西方 學理論說 詩是最精煉的語 。因此,古典詩歌往往能在短短的幾個字,涵攝許 驚天動地的情懷。在 詩中,有許多象徵愛情的意象,如 鸞鏡、比目、鴛鴦、蝴蝶、比翼鳥、連理枝、結髮、牛郎織女、巫山雲雨、金風玉露、冰心玉潔、紅葉題詩……等等。
《双城记》(英国)<br /><br />
+
《飘》/《乱世佳人》/《随风而逝》(美国;Gone with the Wind)<br /><br />
+
<br /><br />
+
学作品 诗歌<br /><br />
+
《诗经》(部分)(中国)<br /><br />
+
《十四行诗》(英国;莎士比亚)<br /><br />
+
律诗、绝句( 首)(中国; 代;李商隐)<br /><br />
+
<br /><br />
+
文学作品 戏剧∕歌剧<br /><br />
+
  
 《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中国)女扮男装及门户 对<br /><br />
+
  初唐詩人盧照鄰 長安古意 有這樣的名句:「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 羡仙。」傳說:比目魚,身體扁平,只有單眼,必須兩魚合在一起湊成兩個眼睛, 能游行,像是一對同甘共苦的夫妻,另外,鴛鴦是種美麗的水鳥,雙雙對對,整 在水中游戲,未嘗相離,據說,只要捉到其中一隻,另一隻會相思至死。願為比目,願為鴛鴦,這是多少世間南女對愛 的肯定與渴望。神仙何羡?甚至生命也可拋!像漢末長篇敘事詩 孔雀東南飛 》的 男女主角焦 卿與劉蘭芝,夫妻鶼鰈 深,卻被蠻橫的婆婆給拆散,最後蘭芝投水,仲卿自縊,死後二 合葬,墳上梧桐交柯,化為鴛鴦飛去。而小說戲曲中的 嬌紅記 ,申純和王嬌娘這對深情的男女,生前不能婚配,死後也化為鴛鴦。至於梁山伯與祝英台死後同穴,化為蝴蝶的殉情故事,不斷在戲曲電 中上演,不知賺取多少同 的熱淚。
《西厢记》(中国) 子佳人、门户不对<br /><br />
+
《源氏物语》(日本;紫式部) 本平安时代贵族爱 <br /><br />
+
罗密欧与茱丽叶 (英国;莎士比亚)家族仇恨下 爱情<br /><br />
+
夏夜之梦》爱 情人 性<br /><br />
+
波希米亚人 <br /><br />
+
<br /><br />
+
<br /><br />
+
《大鼻子 圣》(美国、法国;Cyrano de Bergerac)<br /><br />
+
  
  《网上 缘》(美国;You Have Got Mail)<br /><br />
+
  另外,「鸞鏡」也是唐詩中常出現的意象,用以表示對愛 的忠貞。白居易在 太行路 中說:「何況如今鸞鏡中,妾顏未改君心改」,溫庭筠 菩薩蠻 也說:「鸞鏡與花枝,此 誰得知」,傳說中的鸞鳥,雌雄經常形影不離,出入成雙。南朝劉敬叔 異苑 曾有這麼一個故事:罽賓王有一隻失去配偶鸞鳥,三年都不鳴叫,夫人告訴他:「據說這種鳥見到自己的影像就會鳴叫」,於是懸掛一面鏡子來照它,果然鸞鳥見到鏡 的自己便開口鳴叫,鳴聲悲凄,半夜即衝撞籠子而死。這種忠於愛情的鳥,古 便把它鑄在鏡子里,就是詩詞中常出現的「鸞鏡」。
假如爱有天意 (韩国)<br /><br />
+
<br /><br />
+
电视剧<br /><br />
+
赤的疑惑 (日本)绝症生离死别<br /><br />
+
《东京爱 故事》(日本)<br /><br />
+
<br /><br />
+
漫画、动画<br /><br />
+
凡尔赛玫瑰 (日本)法国贵族<br /><br />
+
《生徒诸君》(日本) 学同学变恋 <br /><br />
+
  
 《橙路》(日本)男主角在 间犹 豫不 决<br /><br />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唐代的愛情詩篇,浩如瀚海,不但數量多,而且題材廣泛,風格獨特。或敘幽歡,或敘離怨,或寫男女戀情、鶼鰈深慶情、相思痴情、風流綺情………,佳詞麗句,多不可勝數。詩經一開始,就提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曾幾何時,戀人的一顰一笑,都讓我們「寤寐思服」乃至「輾轉反側」,最後終於迎娶成功,此詩被譽為千古絕唱,連孔子都贊許「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給予極高評價。
<br /><br />
+
 
、歌曲<br /><br />
+
【人約黃昏後】男女的戀愛,本不是都「發乎情,止乎禮」,在傳統社會下,「約會」似乎變得十分不允,所以歐陽修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之句。中唐詩人元稹寫了一篇著名的《鶯鶯傳》,裡頭有一首詩叫《答張生》:
  法一一列出<br /><br />
+
 
  情: 非狂 晶,而是 方感情的交融和理智的 选择, 单恋强 人, 非真正的 情. 是我 对爱 情的 诠释. <br><span class="arr"><a href="#" title="返回页首"></a></span>
+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
 
 +
此詩非常有名,改編的《西廂記》,名稱即從第一句詩而來。意思是說:站在西廂下,月升戶開,映在牆上的花影來回搖動,是我那可愛的情人來了嗎?將熱戀中的女子心理,刻劃得非常深刻。另如李商隱的「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花」,「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獨處本無郎」,更把男女偷歡的心境,揣摩得十分真切。
 +
 
 +
一般而言,詩歌中所表示的愛情都較含蓄,只有在小說戲曲中,方能見到像紅拂女夜奔李靖,或像白娘娘主動追求許仙,如此前衛的女子形象。
 +
 
 +
【少女懷春,老女不嫁】唐代才子劉希夷的《春女行》一詩中,在他筆下的少女,顯得嬌媚可人,但花開花落,芳華虛度,徒增感傷。而他的「洛陽兒女惜顏色,行逢落花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更說明女子害怕老去的傷春情懷。杜秋娘有首作品《金縷衣》:
 +
 
 +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代無花空折枝。
 +
 
 +
此詩題旨一言以蔽之,即「莫負好時光」。其情感雖單純卻強烈,縈繞心中,有種不可思異的魅力。由於唐代社會較為開放,女子也都勇於追求愛情,屬於閨閣春情之做較少,像《詩經•摽有梅》中那位過了適婚年齡的老處女,心急如焚的模樣,或民歌中「老女不嫁,踏地喚天」那樣大膽直率,在唐詩中似不多見。
 +
 
 +
 
 +
 
 +
 
 +
== 宋詞中的愛情 ==
 +
 
 +
 
 +
一剪梅
 +
 
 +
李清照
 +
 
 +
紅藕香殘玉簟秋。
 +
 
 +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
 
 +
雲中誰寄錦書來?
 +
 
 +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
 
 +
花自飄零水自流,
 +
 
 +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
 
 +
此情無計可消除,
 +
 
 +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
 
 +
 
 +
這首詞在黃升《花庵詞選》中題作「別愁」,是趙明誠出外求學後,李清照抒寫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寰記》說;「易安結縭末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最近,電影《李清照》沿襲了伊世珍之說,當趙明城踏上徵船出行時,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我認為把這首詞理解為送別之作,與詞意不盡相符,就是「輕解羅裳」兩句,也難解釋得通。「羅裳」,不會是指男子的「羅衣」,因為不管是從平仄或用字看,沒有必要改「衣」為「裳」。「羅裳」無疑是指綢羅裙子,而宋代男子是不穿裙子的。要是把上旬解為寫李清照,下句寫趙明誠,那麼,下句哪來主語?兩者文意又是怎樣聯繫的呢?看來,應該以《花庵詞選》題作「別愁」為宜。
 +
 
 +
李清照和趙明誠結婚後,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滿了學術和藝術的氣氛,十分美滿。所以,兩人一經離別,兩地相思,這是不難理解的。特別是李清照對趙明誠更為仰慕鐘情,這在她的許多詞作中都有所流露。這首詞就是作者以靈巧之筆抒寫她如膠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婦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純潔心靈。
 +
 
 +
李清照這首詞主要是抒寫她的思夫之情。這種題材,在宋詞中為數不少。若處理不好,必落俗套。然而,李清照這首詞在藝術構思和表現手法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因而富有藝術感染力,仍不失為一篇傑作。其特點是:一、詞中所表現的愛情是旖旎的、純潔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單純思夫或怨其不返,大異其趣。二、作者大膽地謳歌自己的愛情,毫不扭捏,更無病態成份;既像蜜一樣甜,也像水一樣清,磊落大方。它和那些卿卿我我、扭捏作態的愛情,涇渭分明。三、李詞的語言大都淺俗、清新,明白如話,這首詞也不例外。但它又有自己的特點,那就是在通俗中多用偶句,如「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一種相思,兩處鬧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等等,既是對偶句,又淺白易懂,讀之琅琅上口,聲韻和諧。若非鑄詞高手,難能做到。
 +
 
 +
 
 +
愛情常常作為各類藝術品的主題。
 +
 
 +
 
 +
從古至中國傳頌至今的愛情經典,例如范蠡和西施、呂布和貂蟬、李隆基和楊玉環、陳圓圓與吳三桂、李自成之間的愛情故事。在今天的流行文化中,無論是電影、電視劇、流行歌曲,愛情仍然是重要的主題。
 +
 
 +
現代也有借科幻故事使人思考反省何為愛情的。
 +
 
 +
 
 +
 
 +
'''文學作品:小說'''
 +
 
 +
 
 +
唐代傳奇(部分) (中國)
 +
 
 +
《紅樓夢》(中國)古富有大家族內的愛情
 +
 
 +
《傲慢與偏見》
 +
 
 +
《雙城記》(英國)
 +
 
 +
《飄》/《亂世佳人》/《隨風而逝》(美國;Gone with the Wind)
 +
 
 +
 
 +
'''文學作品:詩歌'''
 +
 
 +
《詩經》(部分)(中國)
 +
 
 +
《十四行詩》(英國;莎士比亞)
 +
 
 +
七言律詩、絕句(多首)(中國;唐代;李商隱)
 +
 
 +
 
 +
'''文學作品:戲劇∕歌劇'''
 +
 
 +
《梁山伯與祝英台》(中國)女扮男裝及門戶不對
 +
 
 +
《西廂記》(中國)才子佳人、門戶不對
 +
 
 +
《源氏物語》(日本;紫式部)日本平安時代貴族愛情
 +
 
 +
《羅密歐與茱麗葉》(英國;莎士比亞)家族仇恨下的愛情
 +
 
 +
《仲夏夜之夢》愛情人性
 +
 
 +
《波希米亞人》
 +
 
 +
 
 +
'''電影'''
 +
 
 +
《大鼻子情聖》(美國、法國;Cyrano de Bergerac)
 +
 
 +
《網上情緣》(美國;You Have Got Mail)
 +
 
 +
《假如愛有天意》(南韓)
 +
 
 +
 
 +
'''電視劇'''
 +
 
 +
《赤的疑惑》(日本)絕症生離死別
 +
 
 +
《東京愛情故事》(日本)
 +
 
 +
 
 +
'''漫畫、動畫'''
 +
 
 +
《凡爾賽玫瑰》(日本)法國貴族
 +
 
 +
《生徒諸君》(日本)中學同學變戀人
 +
 
 +
 《橙路》(日本)男主角在 間猶 豫不
 +
 
 +
 
 +
''' 、歌曲'''
 +
 
 +
  法一一列出
 +
 
 +
  情: 非狂 晶,而是 方感情的交融和理智的 選擇, 單戀強 人, 非真正的 情. 是我 對愛 情的 詮釋.  
 +
[[CATEGORY:情感園地]]

2007年9月26日 (三) 13:51的最新版本

愛情和文學

愛是人類永恆的主旋律,愛情則是文學不變的主題。無論時代如何發展、變遷,愛情和文學,都會保持著一種不變的聯繫穿梭於時空之間。男人和女人的故事永遠是最動人的樂章,女人是愛情中最讓人思緒飄逸的芳香,男人是愛情中釀造醇香的酒罈,男人與女人的故事不知道產生了多少千古絕唱和秀美鴻篇。千百年來這沁人心脾的美酒一直同文學糾纏在一起。

愛情和文學是要用心去經營的。沒有用心的愛情就象風雨中飄搖的茅舍,經不住洗禮,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大難臨頭各自飛」;文學也需要經營,它需要不斷的斟酌、推敲;需要「採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的提煉和濃縮;需要對生活特有的感悟和敏銳的意識。有關愛情的文學作品必然要經過一番內心的良苦思量,而文學中的愛情一定是用心經營後的修來正果。有這樣一個故事:普賽克是一位偉大國王膝下三女兒中的小妹妹.她外表和心靈美麗無雙,人們不遠千里長途跋涉地來敬仰她的美麗.這一切使得美神維納斯心生妒忌,因為世人忽視了她的美麗甚至忘記了她的存在.於是維納斯心生一計,她讓兒子愛神丘比特設法把普賽克嫁給世界上最醜惡凶殘的野獸.丘比特的愛情之箭可以讓任何人跟他為他們選擇的對象墮入情網,計策本來是萬無一失的.但維納斯忽視了一個細節,一個愛情故事中最致命的細節.當比特見到普賽克時,他自己一見鐘情地愛上了她.他不僅沒有把普賽克嫁給毒蛇,反而把她秘密帶到了自己居住的輝煌宮殿,並娶了她為妻,只是不允許她看見自己的容貌。但是此舉遭到了維納斯的阻攔和破壞。因此維納斯交給普賽克一件又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比如從凶狠的綿羊身上剪取金色的羊毛,從死亡之河中汲取黑水.每一次維納斯都自信普賽克根本無法完成,但普賽克每次都得到意想不到的幫助,完成了任務.經過重重的磨難,丘比特和普賽克終於正式成婚.甚至維納斯也很高興.一來他兒子有了一個般配的妻子,更重要的是普賽克居住在天堂而不再生活於人間,世界上的人們便不會再為普賽克的美麗所吸引,而會繼續崇拜美神維納斯。

這個神話故事就是文學與愛情的相互融合:把用心的愛情用心的融入文學作品中,使文學充滿著愛的溫馨,呈現著美的情感,將愛情通過符號化的過程躍然紙上,讓文學中的愛情影響著一代又一代。

愛情的萌芽和文學作品的創作又是以一定的感覺為前提的。什麼是愛情的前提感覺呢?那有可能是一見鐘情,就像寶黛的木石之戀,雖然二人沒有婚姻之緣。「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好生奇怪,倒象在哪裡見過的,何等眼熟!」,第一次相見的感覺就是他們鐘情的見證。現實中因為一見鐘情而發展到二見傾情,到最後的互獻真情,也是彼彼皆是。愛情是每個人都懷揣著的一種感覺,但是你一直都感受不到。直到某一天,你遇見一個人,那人就好像一直在地球上的這個角落等著你,在你生命的這一刻終於等到你,好像是你的傳說一樣。然後,你會突然從他的身上,發現這種從來沒有過的感覺,一種美麗得無法抗拒的感覺。那還可能是一種牽腸掛肚,一種相知相惜,一種莫名其妙的心痛。再說文學作品,它的產生也是受一定的感覺所支配的。這種感覺是作家心靈的驀然領悟。那是獨特的藝術發現,是作家獨特的眼光和非凡觀察力的凝合。可能是作家不經意的「瀏覽」,而這個事物的外在機緣又恰好和作家個人的情感體驗相契合,這時就產生了對藝術和情感的獨特發現。在藝術發現的影響下,產生了創作動機,於是在作家心理失衡的情況下,在外在事物的觸動下,形成易感點,這應該就是作家創作之初的感覺。

可見,愛情和文學都是需要感覺的。沒有這個特殊的感覺,就不會產生刻骨銘心的愛情,也不會產生許多因為愛情的融入而誕生的優秀文學作品。愛情和文學的感覺,在本質上就是相通的:愛情是文學的核心,是文學創作的源泉;文學是愛情的心靈驛站,是愛情的藝術呈現。多少文人騷客追求愛情的幸福、體驗愛情的滋味、書寫愛情的心靈,愛情枯竭的靈魂意味著文學的終結,多少人無法走出愛情的圍城,卻不小心走進了文學的天堂。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還有多少人相信萬事萬物的聯繫還有無功力性的存在?又是在愛情和文學中,我們可以找到人類最純潔、真摯的情感。關於愛情的無功利性,雖然不能否認魯迅的「愛必有所附麗」,但當愛情同整個社會狀態進行比較的時候,它還是純潔的。也許你已經不再相信世間還有真情在,可是我們的身邊還是會時不時的充沛著愛情的感動。「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是匈牙利愛國詩人裴多菲的千古絕唱,當愛情降臨時,即使會面對生與死的抉擇,有人還是會義無反顧的選擇後者。如果說為了所愛的人可以把最寶貴的生命都放棄,那還有什麼事情會作為功利因素阻擋在真正相愛的人們之間呢?愛情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份,在文學作品中,它一直是人們追求的一個永恆的主題。那些真正能震撼古今、流芳千古的愛情故事也是無功利愛情的真正體現。不論文學作品,還是紛紜複雜的現實生活,演繹著的多少愛情故事大都以悲劇告終,尤其是在文學作品中。也許只有悲劇才有震撼人心的偉大魔力,才能推動人們一步步地走向真正愛情的門檻:梁山伯與祝英台,焦仲卿與劉蘭芝,都為我們展示了《漢樂府》中那「山無陵,江水為竭,東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款款深情,也正是這滌蕩了功利的真情,為後人上了一堂堂愛情教育課。而文學也深深的打下了無功利的烙印,文學本身就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是指作家或讀者的創作或欣賞活動不指向直接的實際利益滿足的特性。文學的這種無功利性集中體現在作家的創作活動和讀者的閱讀過程中。作家在文學創作過程中要捨棄直接的功利考慮而以淡泊之心對待,同理,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也需要保持無功利目的才能進入文學的審美世界。正因為作家和讀者的這種平和心態,讓文學變成了一方凈土。在古代,作家的創作強調藝術的獨一無二,也沒有同讀者直接構成利益關係,雖然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得文學的生產和消費變得日益複雜,但是文學的無功利行還是會得到大家的廣泛認可的。

「愛情原如樹葉一樣,在人忽視里綠了,在忍耐里露出蓓蕾」,愛情和文學一樣,唯有始終如一、堅持到底的精神和毅力才能釀造出芳香的美酒;「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愛情和文學一樣,都是憑著一種最獨特的感覺開始它的美麗旅行;並不是要達到了怎樣的目的,愛才成為愛,文學才成為文學。從落後的過去到繁華的今天,愛情和文學懷著不變的情懷,攜著手,穿過時空的隧道,向我們證明著唯有在它們的世界里才能證明出的美麗。



唐詩中的愛情

【問世間情為何物】愛情,是唐代詩人經常歌詠的題材,也是文學中永恆的主題。

人間有情,世間有愛,所以我們心有所系,思有所念。詩人們將愛情中的歡樂與悲傷,那種焦慮、期待、思念、追憶……等經歷和感受,寫入詩篇。今天我們讀來,仍然感到那樣刻骨銘心,魂牽夢縈,就像發生在我們眼前、身上,怦然心動。元好問說:「恨人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道盡了愛情力量的偉大,痴情男女,為愛犧牲,不正映證西方的名言「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又像相戀中,「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濃情蜜意;相別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相思之苦,也正是時下戀愛男女的寫照。至於,詩人李商隱〈無題〉中的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一千多年來,有多少男女用這兩句詩,來向對方表答自己生死不渝的忠貞愛情?千秋萬世受其感動的讀者,恐怕是難以估計了!

【愛情詩中常用的意象】西方文學理論說:詩是最精煉的語言。因此,古典詩歌往往能在短短的幾個字,涵攝許多驚天動地的情懷。在唐詩中,有許多象徵愛情的意象,如:鸞鏡、比目、鴛鴦、蝴蝶、比翼鳥、連理枝、結髮、牛郎織女、巫山雲雨、金風玉露、冰心玉潔、紅葉題詩……等等。

初唐詩人盧照鄰《長安古意》有這樣的名句:「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羡仙。」傳說:比目魚,身體扁平,只有單眼,必須兩魚合在一起湊成兩個眼睛,才能游行,像是一對同甘共苦的夫妻,另外,鴛鴦是種美麗的水鳥,雙雙對對,整日在水中游戲,未嘗相離,據說,只要捉到其中一隻,另一隻會相思至死。願為比目,願為鴛鴦,這是多少世間南女對愛情的肯定與渴望。神仙何羡?甚至生命也可拋!像漢末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的男女主角焦仲卿與劉蘭芝,夫妻鶼鰈情深,卻被蠻橫的婆婆給拆散,最後蘭芝投水,仲卿自縊,死後二人合葬,墳上梧桐交柯,化為鴛鴦飛去。而小說戲曲中的《嬌紅記》,申純和王嬌娘這對深情的男女,生前不能婚配,死後也化為鴛鴦。至於梁山伯與祝英台死後同穴,化為蝴蝶的殉情故事,不斷在戲曲電影中上演,不知賺取多少同情的熱淚。

另外,「鸞鏡」也是唐詩中常出現的意象,用以表示對愛情的忠貞。白居易在《太行路》中說:「何況如今鸞鏡中,妾顏未改君心改」,溫庭筠《菩薩蠻》也說:「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傳說中的鸞鳥,雌雄經常形影不離,出入成雙。南朝劉敬叔《異苑》曾有這麼一個故事:罽賓王有一隻失去配偶鸞鳥,三年都不鳴叫,夫人告訴他:「據說這種鳥見到自己的影像就會鳴叫」,於是懸掛一面鏡子來照它,果然鸞鳥見到鏡中的自己便開口鳴叫,鳴聲悲凄,半夜即衝撞籠子而死。這種忠於愛情的鳥,古人便把它鑄在鏡子里,就是詩詞中常出現的「鸞鏡」。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唐代的愛情詩篇,浩如瀚海,不但數量多,而且題材廣泛,風格獨特。或敘幽歡,或敘離怨,或寫男女戀情、鶼鰈深慶情、相思痴情、風流綺情………,佳詞麗句,多不可勝數。詩經一開始,就提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曾幾何時,戀人的一顰一笑,都讓我們「寤寐思服」乃至「輾轉反側」,最後終於迎娶成功,此詩被譽為千古絕唱,連孔子都贊許「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給予極高評價。

【人約黃昏後】男女的戀愛,本不是都「發乎情,止乎禮」,在傳統社會下,「約會」似乎變得十分不允,所以歐陽修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之句。中唐詩人元稹寫了一篇著名的《鶯鶯傳》,裡頭有一首詩叫《答張生》: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此詩非常有名,改編的《西廂記》,名稱即從第一句詩而來。意思是說:站在西廂下,月升戶開,映在牆上的花影來回搖動,是我那可愛的情人來了嗎?將熱戀中的女子心理,刻劃得非常深刻。另如李商隱的「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花」,「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獨處本無郎」,更把男女偷歡的心境,揣摩得十分真切。

一般而言,詩歌中所表示的愛情都較含蓄,只有在小說戲曲中,方能見到像紅拂女夜奔李靖,或像白娘娘主動追求許仙,如此前衛的女子形象。

【少女懷春,老女不嫁】唐代才子劉希夷的《春女行》一詩中,在他筆下的少女,顯得嬌媚可人,但花開花落,芳華虛度,徒增感傷。而他的「洛陽兒女惜顏色,行逢落花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更說明女子害怕老去的傷春情懷。杜秋娘有首作品《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代無花空折枝。

此詩題旨一言以蔽之,即「莫負好時光」。其情感雖單純卻強烈,縈繞心中,有種不可思異的魅力。由於唐代社會較為開放,女子也都勇於追求愛情,屬於閨閣春情之做較少,像《詩經•摽有梅》中那位過了適婚年齡的老處女,心急如焚的模樣,或民歌中「老女不嫁,踏地喚天」那樣大膽直率,在唐詩中似不多見。



宋詞中的愛情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首詞在黃升《花庵詞選》中題作「別愁」,是趙明誠出外求學後,李清照抒寫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寰記》說;「易安結縭末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最近,電影《李清照》沿襲了伊世珍之說,當趙明城踏上徵船出行時,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我認為把這首詞理解為送別之作,與詞意不盡相符,就是「輕解羅裳」兩句,也難解釋得通。「羅裳」,不會是指男子的「羅衣」,因為不管是從平仄或用字看,沒有必要改「衣」為「裳」。「羅裳」無疑是指綢羅裙子,而宋代男子是不穿裙子的。要是把上旬解為寫李清照,下句寫趙明誠,那麼,下句哪來主語?兩者文意又是怎樣聯繫的呢?看來,應該以《花庵詞選》題作「別愁」為宜。

李清照和趙明誠結婚後,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滿了學術和藝術的氣氛,十分美滿。所以,兩人一經離別,兩地相思,這是不難理解的。特別是李清照對趙明誠更為仰慕鐘情,這在她的許多詞作中都有所流露。這首詞就是作者以靈巧之筆抒寫她如膠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婦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純潔心靈。

李清照這首詞主要是抒寫她的思夫之情。這種題材,在宋詞中為數不少。若處理不好,必落俗套。然而,李清照這首詞在藝術構思和表現手法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因而富有藝術感染力,仍不失為一篇傑作。其特點是:一、詞中所表現的愛情是旖旎的、純潔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單純思夫或怨其不返,大異其趣。二、作者大膽地謳歌自己的愛情,毫不扭捏,更無病態成份;既像蜜一樣甜,也像水一樣清,磊落大方。它和那些卿卿我我、扭捏作態的愛情,涇渭分明。三、李詞的語言大都淺俗、清新,明白如話,這首詞也不例外。但它又有自己的特點,那就是在通俗中多用偶句,如「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一種相思,兩處鬧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等等,既是對偶句,又淺白易懂,讀之琅琅上口,聲韻和諧。若非鑄詞高手,難能做到。


愛情常常作為各類藝術品的主題。


從古至中國傳頌至今的愛情經典,例如范蠡和西施、呂布和貂蟬、李隆基和楊玉環、陳圓圓與吳三桂、李自成之間的愛情故事。在今天的流行文化中,無論是電影、電視劇、流行歌曲,愛情仍然是重要的主題。

現代也有借科幻故事使人思考反省何為愛情的。


文學作品:小說


唐代傳奇(部分) (中國)

《紅樓夢》(中國)古富有大家族內的愛情

《傲慢與偏見》

《雙城記》(英國)

《飄》/《亂世佳人》/《隨風而逝》(美國;Gone with the Wind)


文學作品:詩歌

《詩經》(部分)(中國)

《十四行詩》(英國;莎士比亞)

七言律詩、絕句(多首)(中國;唐代;李商隱)


文學作品:戲劇∕歌劇

《梁山伯與祝英台》(中國)女扮男裝及門戶不對

《西廂記》(中國)才子佳人、門戶不對

《源氏物語》(日本;紫式部)日本平安時代貴族愛情

《羅密歐與茱麗葉》(英國;莎士比亞)家族仇恨下的愛情

《仲夏夜之夢》愛情人性

《波希米亞人》


電影

《大鼻子情聖》(美國、法國;Cyrano de Bergerac)

《網上情緣》(美國;You Have Got Mail)

《假如愛有天意》(南韓)


電視劇

《赤的疑惑》(日本)絕症生離死別

《東京愛情故事》(日本)


漫畫、動畫

《凡爾賽玫瑰》(日本)法國貴族

《生徒諸君》(日本)中學同學變戀人

《橙路》(日本)男主角在兩女間猶豫不決


音樂、歌曲

數量龐大無法一一列出

愛情:並非狂熱的結晶,而是雙方感情的交融和理智的選擇,將一廂情願的單戀強加與人,並非真正的愛情.這是我對愛情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