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 導讀”的版本间的差异
第24行: | 第24行: | ||
[[挪威的森林 第三章]] | [[挪威的森林 第三章]] | ||
− | [[ | + | |
− | + | [[挪威的森林 第四章]] | |
[[挪威的森林 第五章]] | [[挪威的森林 第五章]] |
2007年9月25日 (二) 11:50的版本
“挪威的森林”本是披頭四的歌曲,書中主角直子每听此曲必覺得自己一個孤零零地迷失在又寒又凍的森林深處,這正是年輕必經的旁徨、恐懼、摸索、迷惑的表征。男主角渡邊多次想拯救在自我迷失中的直子,但有時甚至他也迷失了方向。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輕一代,在都市空間愈狹小与人的疏离愈人的對比中,令他們失去与人接触的欲望,恰是年輕一代避免受傷的保護罩。正如《挪威的森林》的渡邊,因他怕失望,他不想勉強去交朋友,在他的世界中,朋友始終只有那几個。
年輕的反叛,大膽与率真
年青的好處是可原諒的率真、大膽、肆無忌憚地把內心所愛、所要、所憎、所恨的不扣修飾宣諸于口。書中大膽的情欲描寫并不是一般日木小說中常見的賣弄色情,而是發白內心的自然流露,如高山流水,流到洼處,一瀉而成瀑布,渾然天成。書中主角身處動蕩不安的時代,學潮罷課接二連三發生,但他們漠不關心,反而對愛情的追求熾熱無比。渡邊之于直子,明知直子心系死去的木月,偏偏不舍追隨左右:阿綠之于渡邊,雖知渡邊心有所屬,也求守候身旁。對愛情的希望与失望在書中煎熬□主角,亦在現實生活中煎熬□年輕的一群。愛情是發自內心,身不由己,沒有時代之分,那管它是不是動蕩的年代和應不應該戀愛。在九十年代的香港,“學生應不應該談戀愛”已成老話,現在討論的已是“學生應怎樣談感愛”,本書肯定的提出:不要濫交,濫交只會□蝕了青春。
年輕的奇异的哲思
書中的人物,身驅動作是隨俗的,而心思念頭則顯得空靈,說話的方式特別,常常可抽离出來而成格言,如“只有不完整的記憶和不完整的思念,才能裝進一种稱作小說的不完整容器里”,“我們一邊把死當作微塵般吸入肺里,一邊活下去”,“世界處處是驢子糞”……年青的□思在書中比比皆是。
成長的可愛的謬思
成長的世界充滿責任和不愉□。村上春樹筆下的主角們都是年輕的|他們不愿意長大,認為長人是不可思議的,長大是在完全沒有准備下,被死拉硬擠出來的。主角甚至羡慕已死的人的永遠青春。這是一部年輕的小說,成長歷程年輕階段的熱情坦率,直抵人性根蒂:成長的苦悶、無奈、恐懼、好奇,令人感動共鳴。正如作者說“有些人會喜歡這部小說,有些人不喜歡”,但我們肯定熱愛生命、對生命敏感的人一定喜歡:年輕的和曾經不想成長而已成長的人不會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