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查看“褐藻寡醣研究報告”的源代码
←
褐藻寡醣研究報告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你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Cancer}} 中醫使用海帶防治疾病已有悠久的歷史,現代研究證明,海帶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具有降低血壓、調整血脂、降低血糖、抗病毒和抗腫瘤等方面的藥理作用,對預防和治療疾病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近年來海帶活性成份藥理作用的有關文獻作一簡要綜述。 == 降低血壓作用 == 海帶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有降壓作用,其作用機制與海帶含有豐富的中磺酸。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SHR)喂飼海帶後血壓變化進行實驗對照,對22例 高血壓病患者服用海帶後降壓效果進行觀察。結果顯示,海帶能有效降低SHR大鼠動脈收縮壓,能溫和、有效地降低高血壓病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海帶可以作為高血壓病的輔助降壓藥物。經提取多糖成分,觀察其對實驗狗血壓和心率及對小鼠中樞神經的影響,結果表明: *海帶根具有降壓、減慢心率、鎮靜等作用。 *降壓機制可能是對α受體的抑制而擴張外周血管,以及減慢心率、鎮靜等因素的綜合作用。 *減慢心率的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對迷走神經的興奮和對心肌β受體的抑制而起作用的。 *海帶根無毒性、無過敏反應,可利用的藥源豐富,有推廣應用價值。也有類似報導。海帶中的海帶氨酸(2-氨基-6-三甲氨基己酸)具有降壓、調節血脂平衡及防治動脈粥樣硬化作用,曾被製成褐藻氨酸二草酸鹽,降壓效果更加明顯,能維持4h以上。 調整血脂作用 == 大鼠經高脂飼料餵養後,被複製為高脂血症模型,再飲用海帶提取液。結果顯示飲用海帶提取液組的大鼠血脂及血液粘滯度均明顯低於不飲用組(P<0.01),表明該提取液可明顯降低大鼠的血脂和血液粘度。 用海帶多糖多次灌喂,能明顯抑制高血脂雞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上升,並能減少雞主動脈內膜粥樣斑塊的形成及發展。海帶多糖在體內外均有抗凝作用,其抗凝活性為7肝素U/mg,海帶多糖同時具有降血脂和抗凝作用,對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何偉等用堿提醇沉法提取海帶纖維,觀察其對大鼠血脂的影響:首先選擇健康的雄性Wistar大鼠40只,在基礎飼料喂飼5天后,隨機分為對照組及低、中、高3個海帶纖維劑量組。自實驗開始,各組動物換飼高脂肪飼料,除對照組外,各組同時喂飼不同劑量的海帶纖維。 實驗期28天,分別於實驗開始前及開始後第14天和第28天測定各組動物血清TC、TG和HDL-C濃度,結果表明:實驗前各組動物血清TC、TG和HDL-C差異無顯著性。實驗開始第14天和第28天時大鼠血清TC濃度顯著降低(與對照組比較P<0.05),TG和HDL-C水準分別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和升高。證明海帶纖維有降血清甘油三酯(TG)、膽固醇(TC)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作用。而應用海帶岩藻糖膠經口服能有效地降低小鼠的高膽固醇血清TC水準,最佳劑量為150mg/kg,在入藥後4h左右作用明顯;同時150mg/kg劑量也能較好的防止高膽固醇血症的形成。但岩藻糖膠對正常小鼠血清TC無明顯影響 。 比較了加鈣海帶製劑與單純海帶製劑對實驗性高脂血症動物的影響,結果表明,鈣與海帶對血脂代謝調節具有協同作用,鈣能增強海帶降低TG、LDL-C和升高HLD-C的作用。 == 降低血糖作用 == 將海帶經酶解,季胺鹽及乙醇分級沉澱,離子交換,凝膠層析等處理,從中逐級分離到3種多糖:粗多糖,岩藻半乳多糖硫酸酯(FGS),FGS的高純組分之一F4。粗多糖及FGS經口給藥一次,對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致高血糖小鼠降糖作用不明顯,但長期給藥(20天),劑量在每天800mg/kg時,粗多糖及FGS分別可使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準降到82.3%(P<0.05)和76.2%(P<0.01)。腹注F4,劑量在500mg/kg,對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致高血糖小鼠,分別在給藥3h與7h,使血糖水準降到68.5%和52.8%,且可在24h內維持降糖作用,提示以上三種海帶多糖均有較明顯的降糖作用。而急毒實驗證明FGS對小鼠無毒害作用。 採用海帶多糖、海參多糖和螺旋藻粉製成海源降糖膠囊,進行了小鼠實驗研究,表明該降糖膠囊對正常小鼠的空腹血糖無影響,但能增強正常小鼠的澱粉負荷糖耐量和增強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澱粉負荷糖耐量,從而起到調節血糖的作用。其機制可能是對抗四氧嘧啶對β細胞的損傷作用,也可能是抑制糖原分解及促進糖利用而降低血糖,其確切作用機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對以海帶提取物褐藻酸類為主要成分的保健食 品———褐藻精口服液進行了動物實驗研究,結果褐藻精對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小鼠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對正常小鼠血糖無影響,且小鼠急性毒性實驗表明,褐藻精屬無毒範圍,提出褐藻精口服液是一種安全、並有一定降血糖作用的新型保健食品。 == 抗凝血作用 == 海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抗凝血活性與其硫酸基含量顯著。海帶根可延長大鼠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5.4s,延長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KPTT)1.3s,提高血漿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抑制大鼠體外血栓形成,血栓幹、濕重分別減輕6.14mg、21.41mg;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和總膽固醇(TC)含量,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與總膽固醇(TC)比值,表明海帶根具有抗凝、抗血栓和降血脂功能,為海帶根的開發應用開闢了前景。 5 抗病毒作用 由海帶中提取的褐藻糖膠(Fucoidan,FCD)在體外可誘導白細胞介素-1(IL-1)和丙型干擾素(IFN-γ)產生,體內給藥可增強T細胞、B細胞、巨噬細胞(M)和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功能,從而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 褐藻糖膠具有抗RNA及DNA病毒作用,實驗結果表明,褐藻糖膠對脊髓灰質炎病毒Ⅲ型、柯薩奇B3和A16型病毒、腺病毒Ⅲ型和埃可Ⅵ型病毒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表現為能顯著抑制細胞病變(CPE)的發生,使組織培養細胞得到保護。褐藻糖膠的抗病毒作用是多途徑的,但對不同的病毒其作用環節的側重不同,通過對褐藻糖膠體外抗病毒作用實驗研究,為進一步研究褐藻糖膠的作用機制及能否誘生干擾素等方面奠定了基礎,而且也為臨床進一步開發有效抗病毒海洋藥物提供了有力資料 。 == 抗腫瘤作用 == 王庭欣等以小鼠骨髓嗜多染紅細胞微核率(MNF)為指標初步探討了海帶多糖(LPS)對環磷醯胺(CP)誘發的小鼠染色體突變的拮抗作用。結果顯示:陽性組環磷醯胺(CP40mg/kg•bw)與海帶多糖組(LPS500mg/kg•bw、1000mg/kg•bw、2000mg/kg•bw)微核率分別為28‰、22‰、12‰、11‰,海帶多糖組與陽性組相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提示海帶多糖具有抗突變性,能明顯抑制環磷醯胺誘發的小鼠體細胞的遺傳損傷。其抑瘤作用與它對荷瘤小鼠的細胞免疫調節有密切關係。 他們還從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3個方面研究了海帶多糖的免疫功能,結果表明海帶多糖對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明顯的調節作用,且隨著劑量的增加,其功能有增加趨勢。腹腔注射海帶多糖(40mg/kg)能夠明顯啟動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增強其細胞溶解作用。海帶多糖啟動的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在有LPS(10ng/ml)存在的條件下,能在體外分泌腫瘤壞死因數(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腫瘤壞死因數是具有多種功能的細胞因數,也是巨噬細胞分泌的殺傷因數之一。其抗腫瘤作用機制之一,可能與巨噬細胞的啟動有關。海帶多糖作為一種有效的巨噬細胞啟動劑,在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感染、抗腫瘤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海帶是一種傳統的海洋中藥,化學成分多樣,具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且易於培植,價格低廉,但從中提取有效成分並用於臨床者還寥寥無幾,值得進一步研究開發。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環境的變遷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疾病譜已發生明顯變化,各種新老疑難病症正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和生存。海洋生物的生活環境與陸地生物迥異。 海洋生物的多樣性、複雜性和特殊性使源于其中的海洋天然產物也是具有多樣性、複雜性和特殊性,這正為尋找海洋生物活性物質提供了豐富的物質來源。然而,天然活性物質的發現,只是藥物研究的開始,儘管來自海洋生物的活性化合物很多,但真正開發成藥物的並不多。因此,海洋藥物的研究開發有著蓬勃的生機和廣闊的市場潛力。 [[Category:Fucoidan]]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Cancer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褐藻寡醣研究報告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台灣正體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