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查看“肠梨形鞭毛虫病”的源代码
←
肠梨形鞭毛虫病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你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template:疾病提示}} [[Category:營養保健]][[Category:疾病]][[Category:兒科]] 肠梨形鞭毛虫病(giardiasis),是由梨形鞭毛虫(Giardialamblia)所致的腹泻、消瘦、营养吸收不良性疾病,遍及世界各地,温暖潮湿地区尤为普遍,全世界感染率1%~30%,儿童感染率更高,达50%~70%,在我国分布亦甚广泛,多数是散在发病,但在特殊情况下,常因旅游而感染贾第虫病造成暴发流行,故有“旅游者腹泻”之称。 ==肠梨形鞭毛虫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梨形鞭毛虫为单细胞原虫,发育过程简单,包括滋养体和包囊两个生活期:①滋养体:大小约9.5~21μm×5~15μm,形似中间切开的半个梨子,前端钝圆,尾尖细,背面隆起,腹面扁平,形成吸盘,紧昆吸附在肠粘膜上,内侧有两个胞核,体有4对鞭毛,运动灵活,②包囊:椭圆形,大小约8~12μm×7~10μm,成熟包囊含有4个核偏于一端,有厚囊壁,在外界环境中具有很强的保护能力,一般消毒措施不易杀灭,带囊者是主要传染源,一个带囊者,一昼夜可排出包囊9亿之多,通过粪便污染食物和水源,造成传播,各年龄组均可受染,而以儿童低蛋白血症,与其它免疫功能不全者受染机会更多, ==肠梨形鞭毛虫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感染后潜伏期约12~15d,有的不出现症状,有症状者多以腹泻和吸收不良为主要再现,急性期典型症状是暴发性水泻,恶臭便量较多,腹胀,[[腹痛]],肙气,呕吐,粪便中肉眼看不见脓血,但镜检可找到脓细胞,红细胞及滋养体或包囊一般急性期历时3~4d,但也有的病例迁延不愈,持续数月或反复发作,以致吸收障碍,明显消瘦, ==肠梨形鞭毛虫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1)粪便检查急性期,直接涂片检查,容易找到滋养体或包囊,如找不到病原,最好隔日送检1次,共3次,比连续3d,每日送检阳性率高, (2)免疫诊断 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贾第虫病敏感性高特异性强,IgG抗体的阳性率为71.1%~98.9%,具有快速,客观,操作简便等优点, ②间接血凝(IHA)试验: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具有敏感性高,操做简便,快速,不需要复杂设备和特殊试剂,是诊断贾第虫病比较好的方法,阳性率达73.4%,缺点是该试验特异性与重复性尚不理想, ③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阳性率比IHA高,达66%~97%,有症状者IFAT阳性率比无症状者,在诊断贾第虫病方面有很强的特异性,无假阳性反应, ④对流免疫电泳(CIE)试验:是检测贾第虫病患者粪内抗原的有效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简便,不需要大型仪器设备特殊试剂等优点,其特异性较强,但其敏感性较ELISA与IFAT法为低, ==肠梨形鞭毛虫病应该如何治疗?== 1,灭滴灵(metronidazole,甲硝达唑)小儿剂量每日15mg/kg,分3次口服,10d为1疗程,休息7d后可重复治疗, 2,甲硝磺酰咪唑(tinidazole,fasigyn)剂量成人2g,1次顿服,治愈率达88.8%,用药两次治疗者治愈率接近100%,副作用少, 3,硝基吗咪唑(nimorazole)成人剂量每次250mg,每日2次,5d为1疗程,儿童剂量酌减,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疾病提示
(
查看源代码
)(受保护)
返回至
肠梨形鞭毛虫病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台灣正體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