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查看“乳癌”的源代码
←
乳癌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你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Cancer}} == 認識乳癌 == ==== 一、背景: ==== 隨著生活型態,飲食習慣的日漸西化,台灣的乳癌越來越多。目前發生率為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而死亡率則於八十五年首度超越子宮頸癌。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乳癌患者的年齡層分佈較顯年輕,對病人的衝擊也就較大。台灣婦女自行摸到乳房腫塊後,常拖延相當時日才就醫,導致治療效果不佳。事實上,早期發現的乳癌,如第一期,80%的病人可存活超過十年。 ==== 二、症狀: ==== 乳癌最重要的臨床表徵是不痛的乳房腫塊或乳房局部變硬。婦女自我檢查時,若腫塊甚硬,形狀不規則,邊緣不清楚,且固定在皮膚或胸壁上,或皮膚呈凹陷,橘子皮變化,甚或紅腫潰爛,乳頭凹陷或有不正常分泌物等現象,均應懷疑是乳癌。然而上述變化出現,往往已非早期乳癌。因此摸到任何乳房腫塊,即使無任何症狀,均應由外科醫師理學檢查,必要時安排乳房超音波、乳房X光攝影或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 ==== 三、診斷: ==== 每位婦女應於月經結束後一星期內,自我檢查乳房。由於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的腫塊多屬良性,對早期乳癌的發現幫助可能有限,因此仍需由醫師定期檢查及安排乳房X光攝影或乳房超音波檢查,偵測出觸診無法發現的零期或第一期乳癌,才能降低死亡率。 基本上,有危險因子的婦女,應於三十五歲起接受醫師檢查,必要時安排超音波檢查,四十歲做第一次乳房X光攝影,而後以超音波及X光攝影交替檢查,五十歲後篩檢則以乳房X光攝影為主。超音波為無放射線疑慮的檢查,小於三十五歲的婦女,由於擔心日後放射線影響較大,可考慮先做超音波檢查。 台灣婦女的乳房多屬緻密性質,以超音波檢查常較乳房X光攝影所能呈現的顯微鈣化點,乳房超音波則較不易偵測到。因此乳房超音波與乳房X光攝影在乳房腫塊的檢查,實為互補。 ==== 四、治療: ==== 外科手術的目標為切除乳房內所有檢測出的病灶,若病人條件適合,可不切除整個乳房,只拿掉原發腫瘤及清除腋下的淋巴結,再加上放射線治療。由於乳癌在早期即可能擴散至全身其他部位,外科手術雖可做好局部控制,對於散佈全身的癌細胞,則有賴術後的輔助化學治療及抗荷爾蒙治療。 目前正統的醫學治療均經過嚴謹的臨床試驗,其可預期的療效及成功的機會,遠遠超過多數人經驗的偏方。婦女一旦罹患乳癌,應尋求有科學根據的正統醫學治療。嘗試偏方,猶如拿自己當實驗的小白鼠,一旦治療失敗,將後悔莫及。 ==== 五、預後: ==== 有許多因子可決定病人的預後,最重要的是臨床分期及有癌細胞轉移的腋下淋巴結數目,其如腫瘤大小、荷爾蒙接受體等。了解預後因子的另一項目的,即是幫助醫師選擇最適當的治療。由於乳癌病人的預後變化極大,根據每個病人的年齡及各種預後因子,選擇不同的治療組合,包括:外科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及荷爾蒙治療。 '''乳癌的危險因子如下:''' *1.高危險群(致癌相對機率大5倍): ::(1)乳癌相關基因(BRCA1、BRCA2陽性者) ::(2)一側乳房得過乳癌。 ::(3)特殊家族史(家族裡曾有人於更年期前得過兩側乳癌)。 ::(4)乳房切片有不正常細胞增生現象。 *2.次高危險群(致癌相對機率大於2~4倍): ::(1)母親或姊妹得過乳癌。 ::(2)第一胎生育在三十歲以後。 ::(3)未曾生育者。 ::(4)停經後肥胖(BMI指數大於等於30) ::(5)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患者。 ::(6)胸部曾接受大量放射線照射者。 *3.較高危險群(致癌相對機率1.1~1.9倍): ::(1)中量飲酒。 ::(2)喜愛攝取高脂肪/高熱量食物 ::(2)初經在12歲以前。 ::(3)停經在55歲以後。 *4.可能危險因子(致癌相對機率未確定): ::(1)口服避孕藥。 ::(2)更年期荷爾蒙補充。 ==== 六、高危險因子及預防: ==== 目前醫學界並無確知可預防乳癌的方法,「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仍是預防乳癌的最佳方法。 == 乳癌診療 == 近年來,由於飲食習慣西化和生活作息都市化的結果,乳癌的發生有日漸增加的趨勢。早期發現是決定乳癌治癒與否的關鍵,然而根據中國大陸針對26萬工廠婦女所做的前瞻性研究,自我檢查未能如預期的早期發現乳癌。因此,定期醫師的檢查相形重要,其中又以一般外科的乳房專科醫師是首選,但往往在大醫院才有。近年來婦產科醫師也在學會的指導下,漸漸加入乳癌篩檢第一線的工作,使篩檢的工作更為普及。 ==== 『超音波檢查』與『X光攝影』為診斷利器 ====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外科醫師除了憑藉有經驗的觸診可分辨大部分腫塊的良惡性,對於觸摸不到或腫塊不明顯的情況,乳房超音波檢查和乳房X光攝影,是不可或缺的診斷利器。乳房超音波檢查及乳房X光攝影的運用,是依病人的年齡、腫塊是否清楚觸摸得到而有所不同。乳房超音波檢查的準確度容易受操作者以及機器解像力的影響,乳房X光攝影則為較標準化的檢查。對於無法觸摸檢測出的早期乳癌,乳房X光攝影可輕易偵測出伴隨的鈣化點,乳房超音波則比較不容易偵測到。乳房X光攝影除用於評估理學檢查觸摸到的乳房腫塊,其最大的長處乃在於偵測無症狀婦女所無法觸摸檢測出的腫塊。 ==== 『超音波檢查』適合35歲以下婦女 ==== 基本上,乳房超音波檢查為一非侵襲性,無放射線疑慮的檢查。年輕的婦女,尤其小於35歲的婦女,受放射線影響可能較大,不宜以乳房X光攝影做初步評估,因此超音波檢查即是35歲以下婦女第一優先檢查。對於一個可清楚觸摸到的腫塊,其可能的診斷包括:乳癌、良性纖維腺瘤、單純囊腫以及纖維囊腫等,對於典型的病例,超音波可輕易地診斷,其準確度甚至高過乳房X光攝影。在年輕女性及東方婦女腺體較緻密的乳房,超音波往往可以偵測到乳房X光攝影所未查覺的腫塊。因此乳房X光攝影若顯現病人乳房組織較為緻密,則超音波檢查是不可或缺的輔助檢查。超音波也可用於導引細針抽吸細胞檢查或者粗針組織切片檢查。 ==== 50歲以上婦女『X光攝影』最佳篩檢工具 ==== 對於50歲以上的婦女,乳房X光攝影可說是最佳的篩檢工具。若乳房X光攝影看到不規則的腫塊或是密集的不規則顯微鈣化點,則可能表示有早期乳癌病灶之存在,此時可以使用立體定位將此病灶切除。基本上,乳房超音波與乳房X光攝影在乳房疾病的診斷上各有長處,兩者相輔相成,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切片檢查,也可提供外科醫師必要的訊息,對往後的治療計劃有相當大的影響。此外,可以偵測出摸不到的早期乳癌,更是早期發現乳癌的兩大利器。 ==== 切片組織進一步作病理檢查 ==== 當超音波或X光攝影發現乳房病灶而無法分辨良惡性時,取出適量的組織作病理檢查,是診斷的黃金標準。取得切片組織的方式包括細針抽吸的細胞學檢查、粗針穿刺、傳統手術切片及顯微鈣化點立體定位等等。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是以空針及21~23號細針頭,刺入腫塊做多次抽吸,取得足夠細胞做病理檢查,方便易做,不需麻醉,無傷口且診斷率相當高,可避免不必要的切片手術,缺點是不易評估組織形態和侵犯情形,不宜單獨用以決定手術的處理原則。粗針穿刺的技術近年來大有進展,可借助超音波或X光攝影的導引下,新式儀器可經由同一傷口多次進出,取得足夠的組織,可確實評估組織形態和侵犯情形,小的病灶甚至可完全切除,可惜耗材的成本有待降低。傳統手術切片,可完整評估組織形態和侵犯區域,高度懷疑是乳癌的患者,仍是最常用方式。在乳房X光攝影成為日漸普遍的篩檢工具的趨勢下,一些無症狀而以顯微鈣化點表現的早期乳癌,可借助透過立體定位,以鋼線定位病灶,再以外科手術取出標定區塊加以檢驗,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新進科技補不足檢查供診斷參考 ==== 新進的核磁共振及正子掃描可發現微小病灶及遠處轉移,在高危險群及疑似復發的病人,還可輔助傳統超音波及乳房攝影的不足。在接受過完整檢查後,常聽醫生說妳不是乳癌,但是有纖維囊腫、纖維腺瘤管內乳頭瘤等等。其實檢查只是提供診斷的參考,做為後續處理的依據,如果醫師告知半年或一年後再追蹤檢查,大部分無需擔心。 乳癌的表現以無痛性的腫塊最多,多半是邊緣不明顯的硬塊,固定不動,且生長速度特別快,約佔90%,其他依次有摸到腋下淋巴結、乳頭異樣分泌物、乳頭皮膚橘皮樣變化、皮膚潰爛等等,單純以疼痛表現的不到10%。 ==== 零期原位癌五年存活率近100% ==== 為了了解臨床和病理表徵及預後的關係,世界衛生組織於1968年依據腫瘤的大小,腋下淋巴結或遠處轉移的有無,將乳癌共分成四期,第一期,腫瘤小於兩公分而且腋下淋巴結無癌細胞轉移;第二期,腫瘤於兩到五公分間或小於兩公分但有淋巴結轉移;第三期,腫瘤大於五公分而且有腋下淋巴腺轉移或胸壁皮膚的侵犯;第四期則已經有肝、肺或骨頭的轉移。乳癌的預後和分期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以一般最常用來當作比較指標的五年存活率而言,第一期到第四期的百分率分別是94%、84%、48%、18%。另外有一種所謂零期的原位癌,為最早期的乳癌,癌細胞仍然局限在乳腺管內並未侵犯到周圍的組織,五年存活率可接近100%。 基於對乳癌的腫瘤生理的逐漸了解,証實局部切除的範圍大小與存活無關,加上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的進步及放射性治療的精緻化及精準化,超過三分之二的患者只要接受部分切除的保留手術即可;新近的前哨淋巴結摘取技術,只摘取幾個具有指標性的淋巴結,取代傳統上為人垢病的腋下淋巴腺擴清,乳癌治療趨向最小傷害兼具最大療效,使更多婦女勇於接受乳房檢查,進而早期發及提高存活率。 ==== 遠離危險因子預防乳癌發生 ==== 乳癌發生的確實原因雖有待釐清,但與遺傳基因或個人體質、環境因素及女性荷爾蒙等都是息息相關。家族中有人得過乳癌者,尤其是母親或姊妹得過乳癌,則個人得乳癌的機率也增加很多,顯示遺傳基因與乳癌可能有關。另外,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生長於美國的亞洲婦女罹患乳癌的機率,遠較於居住在亞洲的婦女為高,顯現環境因子包括飲食習慣,與乳癌的發生有關。初經早、停經晚、第一胎生育較晚及未曾生育者,較容易罹患乳癌,也顯示女性荷爾蒙,尤其是動情激素,與乳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 至於應該如何預防乳癌發生?1998年美國正式核淮抗荷爾蒙治劑Tamoxifen可用於高危險群婦女,以預防乳癌的發生。由於Tamoxifen有其一定的副作用(例如: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因此並非所有的婦女均可使用此一藥物以預防乳癌。為求利弊平衡,因此一般的婦女欲預防乳癌,應儘量減少乳癌危險因子,如避免攝取過多高脂肪食物,在青春期時多多運動,避免太晚生育等。此外,由於早期乳癌仍有機會治癒,因此35歲以上婦女(尤其有危險因子者),每年應由醫師做理學檢查,必要時安排乳房超音波或乳房X光攝影篩檢,如此才可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乳癌絕對有治癒的機會。 == 乳癌的預防及手術治療 == 乳房伴隨著女性一生,毫不諱言,它是代表女性魅力與形象的重要器官。許多女性刻意追求「豐滿偉乳」或「登峰造極」,致許多不實之「健胸」、「塑胸」等廣告應運而生。然而,在追求胸部的「美感」的同時,不要忘了乳房健康的維護更是重要。 近年來,台灣婦女隨著生活水準提高、飲食西化、晚婚、晚生第一胎或未婚人口增加,使得乳癌的發生率急遽上升,高居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二位,死亡率更是逐年攀升,足見『乳癌防治』已是所有婦女都必須重視的議題。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乳癌存活率百分百 事實上,乳癌經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罹病者的存活率高達百分之百。目前乳癌的治療方面,手術仍是最主要的方法。手術的目的在於將有病灶的乳房作局部或全部的清除,並同時清除腋下淋巴結,以防止轉移。過去乳癌的處理方式,多採全部切除,以防復發,但現今醫學發達,乳癌的治療也邁向多元化時代。除了手術切除腫瘤之外,更有放射線、賀爾蒙及化學療法等輔助治療方法,因此早期發現的乳癌手術,一般而言都只強調「癌症病灶」連同附近組織作相當範圍的切除,後續的動作再佐以放射性治療或化學治療,並不再需要切除整個乳房。也就是說,只要早期發現,乳癌分期仍屬第一、二期時,醫師會作局部病灶切除,保留乳房。 乳癌患者作局部切除手術有其條件:一為當腫瘤大小不超過兩公分,而腋下淋巴結未受感染時;二為腫瘤雖有三、四公分大小,但因患者乳房碩大需保留乳房外型者,醫師都會考慮為患者作局部切除。有人認為,乳房局部切除會較容易引發癌症再發,這是錯誤觀念。事實上只要將相連組織清除乾淨,連同腋下淋巴結一起廓清,再加上術後放射線治療,其作用與切除整個乳房一樣。 然而,一旦發現太晚,乳暈已被癌細胞侵犯或淋巴結已有了癌細胞轉移現象,乳房就必須作全部切除了。不過現代義乳製作幾可亂真,即使乳房切除後,女性亦可透過義乳裝設的美容技術回復「原貌」。 定期乳房檢查、『力行保乳防癌十大守則』,杜絕乳癌侵襲 現代婦女同胞都比過去較具有警覺性,定期作乳房自我檢查的女性朋友人數也有逐年升高的趨勢,但仍應注意需定期請專科醫師作檢查,以期早期發現;同時透過日常生活及飲食的調整,乳癌將可有效防治: *(1)設計一套具體可行之「健康防癌食譜」: 經研究證實,肥胖、體重增加,都有可能導致乳癌發生,因此如何〝吃〞更顯重要。預防乳癌,飲食用餐守則如下: ::1.減少動物性脂肪攝取,最好降低至總熱量百分之二十或十以下;富含動物性脂肪之食物應盡少攝取。 ::2.增加五穀類、豆類、蔬菜水果之攝取,因為這些食物中富含大量纖維素,可以降低膽固醇,減少體內雌激素,進而減少乳癌發生。 ::3.增加抗氧化劑如維他命C、E、胡蘿蔔素,及鎂、硒等礦物質食物的攝取,因為這些抗氧化劑可排出體內致癌之自由基。 ::4.多吃富含植物性雌激素之食物,如豆腐、味(口曾)湯等大豆類食物。 ::5.使用橄欖油取代奶油。 ::6.不用高熱烹煮食物。 *(2)勤加運動 持續性之運動不但可減少體重,還可促使體內新陳代謝趨於平衡,增強免疫力,減少體內雌激素,進而降低乳癌發生率。 *(3)少喝酒 酒會使體內之能量儲存而無法燃燒,造成熱量大量淤積;最近研究也指出,喝酒會抑制腦內松果體釋出黑色素,進而使體內之雌激素增加。 *(4)慎選海鮮食品 魚類食物含較少量之動物性脂肪,有益健康。但河川、湖泊或淺海之魚類,卻因環境污染,而含有致癌之污染物,所以應食用深海魚類,如北極嘉魚、大比目魚、真鯛、石斑、鱸魚、鮪魚等。 *(5)少吃罐頭食物或用塑膠製品盛裝之食物;烤箱及微波爐食物應以玻璃容器盛裝。 *(6)可食用一些防癌食物,如海草、海藻、咖哩、蒜頭、十字花科蔬菜、菇類食品、另外如胡蘿蔔、南瓜、甘薯、花椰菜等富含貝他胡蘿蔔素之蔬果亦應多吃。 *(7)飲食要乾淨、不用染髮劑。 *(8)心情輕鬆,不能有太大、太多之工作壓力。 *(9)不宜用減肥藥減肥。 *(10)盡量避免接觸殺蟲劑、工業用品、農藥等污染或致癌物等。 力行『保乳防癌十大守則』、定期作自我檢查並定時請專科醫師檢查,將可有效預防乳癌,即使一旦罹患乳癌,透過醫師的診斷及治療,亦將有效控制乳癌的侵襲。 [[Category:cancer]]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Cancer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乳癌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台灣正體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